中國甘肅在線兩當訊(通訊員:張云霞)晨光破曙,紅日躍出,小鳥啼鳴,機器轟鳴……初春的蒼坪村醒了。
披上外套,老黨員何建文出了門。60多歲的他是種了幾十年地的老把式,最近早起頭一件事,就是去蒼坪村南坪組溜達一圈,用他的話說就是“監(jiān)工”。“這片荒地要是能盡快開出來,還能趕上種苞谷、栽種花椒,而且你看這墑情很好嘛!”何建文用手捧了一抔黃土向我們展示道。
“荒山變良田,老何心里甜。” 村支部書記王國平笑著接過話茬,蒼坪村的荒地可是困擾他多年的“心病”,要是都能開墾出來,那得產(chǎn)多少糧。
俗話說,“寧舍寸金,不舍寸土”。地荒著,大家伙兒都心疼。“咱莊稼人最見不得地荒著,以前房前屋后、犄角旮旯都種上了莊稼。最近幾年,村里到處都是撂荒地,荒草長得一人高,心里那個疼啊。”
年初,縣上發(fā)了文件,要抓緊整治撂荒地。村里立馬召開民事直說會:傳達文件精神,迅速開展撂荒地整治!
一聽撂荒地整治,大家伙兒都閉口不言。為啥?家里有勞動力的自然支持;可是全家都外出務工的,人不在,地誰敢動!
果然,剛開始就遇到了麻煩!
“兒子女兒都不在家,我都七十多了,哪干得動。荒著就讓荒著吧!”跑了七八趟,可是獨居的杜義就是不松口。
“要不我們把荒地開出來,你再把地流轉出去,每年既能拿到錢,地也不至于荒著。”直到王國平想到這條妙計,這件事才算消停。
地不用自己開荒,還能有錢拿。何樂而不為?大家伙兒紛紛舉手報名,表示要把自家荒地開荒。
至此,蒼坪村撂荒地整治如火如荼展開。417荒地,已開墾210余畝,剩下的半個月內(nèi)就會清零!
撂荒地整治后,村民的收入也將大大增加。
“鎮(zhèn)里說,要在我們村發(fā)展特色產(chǎn)業(yè),不僅有獎補政策,還有技術人員全程指導種植。要是自己種不了,還能把地流轉給種植大戶,照樣有錢拿。真好!”劉會明說。
如今的蒼坪村,一塊塊耕地井然有序,放眼望去都是良田……
甘公網(wǎng)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