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西和訊(通訊員:董巖)“現在我的蜂群已經達到220多箱,按每箱產15斤土蜂蜜來算,一年下來可以產3000多斤土蜂蜜,按照一斤蜂蜜50塊錢算,我能掙十多萬塊錢嘞!鼻屣L拂面,鳥語花香,柔和的陽光溫柔地灑在臉上,52歲的魏彥兒一手拿著自家產的土蜂蜜,一手指著蜂箱,盤算著今年的收成,笑容溢滿臉頰。
魏彥兒總說,能有現在這樣的好日子,是他以前做夢都想不到的。魏彥兒是西和縣馬元鎮老人山村人,2017年前后,因家中老人逐漸年邁,生活難以自理,魏彥兒不得不結束外地打工生活回到家中,但當時孩子的學業也到了要緊關頭,面臨上大學一系列花費,魏彥兒在家中周邊打零工難以支撐家中花銷,面對遇到接二連三的困難,讓魏彥兒漸漸地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在了解到魏彥兒面臨的生活困難后,西和縣馬元鎮村干部經過多次上門入戶,了解他家的生活狀況,幫助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并千方百計為魏彥兒尋找適合他的致富門路。“你說我年齡已經這么大了,也沒學到什么技術,我能干個啥?”魏彥兒總是一邊心領大家的好意,一邊訴說自己對未來看不到一絲光明。
“老魏,你試試養蜂,不用離開家,可以一邊照顧老人的同時,對文化水平和身體素質也沒啥要求,你只管學好養蜂技術就行。”老人山村黨支部書記李軍全在入戶過程中這樣勸解。老人山村山多坡廣、氣候溫涼、空氣清新、花期很長,具備養蜂的天然優勢,而小批量蜜蜂養殖資金投入少,技術門檻不高,無須全勞動力照料,市場供不應求。經過鎮村兩級干部多次鼓勵,就這樣,抱著試一試的心態,零基礎的魏彥兒開始學習養殖技術,并貸款成立了西和縣彥兒種養殖專業合作社。
“養蜂是個技術活兒,要想養好蜂,咱就得積極參加培訓。”魏彥兒說,那時候參加培訓的地點是甘肅中藥材交易中心,他每節課都認真聽專家授課,記好學習筆記,等培訓結束后再和同學們相互交流,獲取經驗。邊學習、邊交流、邊研究、邊實踐,魏彥兒逐漸成了遠近聞名的養蜂能手,并在鎮農技部門的幫助下為自己的蜂蜜注冊了彥兒“百花蜜”商標。
說起這些年養蜂的經歷,魏彥兒的話匣子一打開就關不住了,可他還是暫時停下言語,輕輕地掀起身邊的蜂箱蓋,小心地展示著他的養殖技術。望著那黃燦燦、亮晶晶的蜂蜜,魏彥兒臉上滿是驕傲和自豪,他笑著說:“2022年鎮里組織全鎮種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和各級人大代表到我的合作社調研,當他們看了我的蜂群后,都驚訝極了,說沒有想到一個小學文化水平的人能把蜂養得這么好!薄白詮酿B上蜂以后,每天的生活都和蜜蜂打交道,錢袋子一天天鼓起來!闭劶艾F在的生活,魏彥兒說比“蜜”還要甜,他高興的表示,“靠著養蜂的收入,我兩個孩子也都已經順利大學畢業,并成功找到了工作,咱這日子還有什么愁的!”
時下的老人山村,到處都盛開著八瓣菊等花,蜜源豐富,近百個蜂箱間,成群的蜜蜂飛來飛去,辛勤地采收著“致富蜜”。魏彥兒這份“甜蜜事業”讓他的好日子觸手可及。2022年前后,馬元鎮圍繞“1246”全鎮產業發展工作思路,牢固樹立“招商為要、項目為王”理念,開始在全鎮大力推廣中蜂養殖產業,F如今在馬元鎮,單是老人山村一個村,和魏彥兒一樣中蜂養殖30箱以上的農戶已達到10余戶,養蜂規模1000余箱,年產土蜂蜜4000余斤,實現經濟收入15萬元作用,養蜂戶戶均增收3000元左右。
“現在,規模大了,蜂蜜的產量多了,靠過去“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傳統銷售方式已經不行了!崩先松酱迓摯孱I導、鎮武裝部長姜建強說出了一個計劃:如今互聯網銷售渠道既寬又廣,要幫助村內養殖戶趕緊搭上電子商務和網絡直播這趟“快車”,讓全縣、全省乃至全國的消費者足不出戶就能直觀地感受到老人山農戶的蜂場,從蜂蜜的源頭開始,到現場取蜜、罐裝、發貨等整個流程,讓大家看到最真實的養蜂生活,充分了解蜂蜜的品質,讓大家的蜂蜜賣出個好價錢。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