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武都訊(通訊員 趙振 李坤)近年來,武都區始終把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作為做好城市基層黨建的基礎性工作,通過強化班子建設、能力培養、政策激勵,著力打造一支過硬的社區工作者隊伍,為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提供有力支撐。
聚焦選優配強,優化發展“生力軍”,注入基層組織“源頭活水”。健全完善社區工作者選聘、薪酬、管理等機制,通過換屆選舉、招錄專職社會工作者等方式,按照每萬名城鎮常住人口不少于18人的配備標準核定員額,公開招聘210名優秀大專及以上畢業生到各社區一線工作,有效解決社區工作人員力量不足的問題。堅持把選優配強社區黨組織書記作為加強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的關鍵,緊扣政治擔當、政治能力、政治自律,選舉58名學歷高、素質好、熱愛群眾工作的優秀人才為社區黨組織書記,社區干部隊伍結構進一步優化。建立社區“兩委”后備人才培育機制,把政治覺悟高、群眾基礎好、致富本領強的返鄉大學生、退伍軍人、種養殖大戶、致富能手納入社區后備干部庫,儲備后備干部287人,不斷為組織增添新鮮血液,持續為社區服務注入“源頭活水”。
聚焦素質提升,打好賦能“組合拳”,激活基層服務“神經末梢”。以素質培訓和實踐鍛煉為著力點,將社區工作者教育培訓納入區、鄉鎮(街道)兩級黨員干部教育培訓總體規劃,全覆蓋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培訓、黨務知識業務等主題培訓,培訓社區黨務工作者、專職社區工作者、社區“兩委”干部513人,組織社區工作者赴青島對口幫扶單位學習,切實提升綜合素養和履職能力。圍繞宣傳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市、區黨代會精神,組織社區工作者上專題黨課、參觀紅色基地,樹牢社區工作者理想信念,讓社區工作者化身為黨的“宣傳員”和“傳聲筒”。結合“一站式”、“代辦式”、“上門式”服務活動,深入開展隴南民事直說“1234”工作法,在信息采集、民意收集、矛盾化解、隱患排查等基層治理工作中鍛煉實踐,助力社區治理提質增效。
聚焦激勵關懷,激發隊伍“向心力”,增強干事創業“內生動力”。完善社區工作者管理辦法,進一步完善社區工作者激勵保障制度,建立街道黨工委與社區工作者幫帶機制,制定一對一“菜單式”幫扶清單,指導幫扶責任人落實落細幫帶責任。出臺《武都區正常離任村(社區)干部生活補貼發放實施辦法(試行)》,享受正常離任社區干部生活補貼人員133名,讓社區離任干部離崗不離心、退休不退志,繼續助力城市社區發展。2個基層黨組織和1名社區黨組織書記分別被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優秀黨務工作者”榮譽稱號,同時,及時跟進關懷激勵措施,每年為社區干部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積極推薦9名符合條件的社區工作者擔任各級“兩代表一委員”,并加大社區工作者的職業風采、良好形象和先進事跡宣傳力度,進一步激勵社區工作者在基層治理中干有信心、比有動力、拼有方向。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