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康縣訊(通訊員 杜寧生 張彩紅)“老漢不在了,你能來和親戚一樣給我幫忙,真心感謝你的幫助,感謝上面有這么好的政策。”康縣碾壩鎮小河村殘疾人李某軍侄子李信旺緊緊握著王興濤的手說。李某軍是康縣教育局職工王興濤的結對關愛對象,屬于智力殘疾人員,“現在國家政策好,算起來我家里有三個殘疾人,補貼都是按月打到卡上了,我媽今年83了,身體還好,你說的李某軍是我四爸,身體不太好,已經臥床有30多天了。”在王興濤走訪探視拉家常中,李某軍監護人其侄子李信旺說。之后,在李某軍重病臥床期間,王興濤多次到家里看望慰問,并開車帶李某軍到醫院做了詳細檢查,但遺憾的是2023年7月4日李某軍因病去世,得知消息后,王興濤放下手頭工作,請假第一時間趕到他家中,像親戚一樣幫助其監護人處理善后事宜,讓李某軍家人非常感動。
李某軍去世后,按照政策,王興濤又與碾壩鎮肖家山村殘疾人員薛某蘭結對。薛某蘭一出生就被發現先天下肢殘疾,無法正常行走,雖然生活能基本自理,但說話有些吃力,因此,她性格比較內向,除了家人,很少與人溝通交流。“因為說話不清楚,和別人交流時就會很緊張,越緊張就越說不清楚,加上身體上的缺陷,慢慢地就把自己封閉起來,拒絕與外界接觸了。”王興濤第一次走訪探視時,薛某蘭竟然很信任地對王興濤談起自己的內心世界。“命運可能對你添加了障礙,生活可能對你設置了考驗,但這個世界更多的還是美好,人們常說身殘志更堅,你一定要勇敢的向前看。”王興濤鼓勵薛某蘭說。此后,王興濤積極利用自己心理學專業所學的知識,多次當面或通過電話與薛某蘭溝通談心,鼓勵其堅定生活信心。“結對關愛的意義不僅僅是給殘疾人物質上的幫助,更重要的精神層面的支持,引導殘疾人重拾生活信心。”王興濤說。
自全省“結對幫扶·愛心甘肅”工程建設啟動以來,康縣周密安排部署,結合“三抓三促”行動,組織各級黨員干部與孤兒、困難重度殘疾人和特困家庭結對幫扶,面對面地交流思想、手拉手地溝通感情、心貼心地共解難題,讓結對關愛行動照亮關愛對象的生活,浸潤關愛對象的心田,像王興濤一樣的康縣結對幫扶干部用愛心和真情為關愛對象撐起一片天,讓關愛對象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溫暖,走深走實了結對關愛行動。截止目前,全縣結對關愛行動共完成聯系交流6122人次,走訪探視4956人次,落實政策4727人次,幫助解決困難953件,幫辦實事1275件,資金資助415649元。
同時,康縣把“結對幫扶·愛心甘肅”和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相結合,堅持把“扶孤、助殘、濟困”作為志愿服務活動重點內容,組織廣大志愿者為困難群眾提供衛生清潔、心理疏導、情感慰藉等服務,如康縣迷壩鄉“微心愿”、寺臺鎮“寺小遞”、太石鄉“鄉村夜話”、長壩鎮“長聚力”1小時志愿服務圈、平洛鎮“院壩會”、大堡鎮“滿天星”、望關鎮“微光”、大南峪鎮“移動小藥箱”、云臺鎮“六彩行動”、周家壩“周末小課堂”等志愿服務項目品牌,用枝葉關情的真心和潤物無聲教化,在康縣大地浸潤愛心、傳遞愛心、激蕩愛心,以仁愛之心、道德之美、向善之魂為建設“五美康縣”提供強大精神力量和堅實道德支撐。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