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武都訊(通訊員 石晨)早上八點,當初冬的暖陽正逐漸溫暖著白龍江畔時,在武都區中心醫院中醫科門診室內,來自青島市中醫醫院的王億鵬醫生早已換上了白大褂開啟了一天的忙碌,把脈、問診、耐心溝通,他的細心與認真,溫暖著每一位患者。
“王醫生給我們看病特別認真,有時候我們說方言,他一時間聽不懂,但也不會不耐煩,還是會認真聽我們講,細心詢問我們的癥狀,仔細叮囑我們藥要怎么喝,該注意什么,我們都非常感謝王醫生。”患者李某說到。
時間倒回到四年前。隨著東西協作的深入推進,青島與隴南開展了多層次、多形式、多領域、全方位的結對協作與幫扶工作。在醫療衛生協作幫扶方面,開展了醫療業務技術輸送、人才隊伍建設及培養、人員互派、組團幫扶等工作。2019年和2021年,王億鵬先后兩次跟隨幫扶隊伍來到隴南市武都區中心醫院進行幫扶,不斷將東部先進醫療理念和成熟醫療技術在武都傳遞轉化,為東西部協作醫療幫扶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前后兩次來到武都進行醫療幫扶,兩年的經歷非常有意義,這里需要我,我要在這里做更有意義的事。”王億鵬說到。
兩年的幫扶工作讓王億鵬與武都結下了不解之緣,從一開始的陌生、憧憬到現在定居下來,王億鵬說的最多的就是責任和信任。
“來到武都開始幫扶工作后,接觸到了許多疑難病癥,相對于青島來說的話,這些患者可能沒有太多的接觸過中醫,有的可能也去過一些大城市,但由于就醫經驗不足,接觸的大多都是西醫。聽說我是青島來的,他們都過來找我,中藥的治療效果也很好,所以這些病人很認可和信任我,通過他們的自發宣傳,現在來看病的病人越來越多。平時的工作中我們也會去一些比較偏遠的地方義診,我感覺武都的病人非常需要醫療經驗比較豐富,優質高效的醫療資源來這里為基層群眾服務。這幾年武都區在醫療機構高級人才引進工作中也有非常好的優惠政策,我考慮再三之后,選擇留在武都發展。那種被患者需要的感覺,讓人非常感動,我也想盡到一位醫生的責任,為武都的患者多做一些好事兒。”王億鵬說到。
患者的認可是對醫生最大的鼓勵。“王大夫,您回青島后我們該怎么辦啊?”“以后我們有病了,一起去青島找您!”一個來自大山里的家庭哭著說“您救了我們一家人的命,我們一家人都非常感激您!”這些樸實的話語,讓王億鵬感受到醫者仁心這四個字的重量。
2022年9月,王億鵬正式定居武都,說起選擇在武都干事創業的初衷,他說:“我始終認為作為醫務工作者應該懷揣一顆赤子之心,前兩天還有一個朋友問我為什么放棄青島那么好的條件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我認為在我們這個年齡,應該是有所積累,有所收獲,有所回饋的時候了,我們需要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把自己學到的專業知識運用在基層一線,治病救人,讓中醫藥更好的惠及普通百姓。”
在武都區中心醫院王億鵬提倡重視中醫經典學習實踐,在經典中獲取滋養,應用經方治療皮膚病、消化系統疾病以及多種疑難雜癥等,在日常診療中,他常常會結合地域因素,分析病癥,合理配藥開方,針灸治療,幫助患者祛除病痛。
“調整呼吸,慢慢嘗試用嘴呼吸,放松。”在武都區中心醫院內窺鏡中心,王億鵬正在為患者做胃鏡,他手上操控著插入喉嚨的胃鏡管子,眼睛緊盯著屏幕,認真觀察著患者的胃部環境。
由于武都區中心醫院坐落于兩水鎮,大部分患者都來自于周邊鄉鎮,日常飲食不規律,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有些消化系統疾病。王億鵬在日常診療中遇到過很多,因忽視胃腸道檢查而耽誤治療的患者,不少還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所以他常常會給患者科普胃腸鏡檢查的必要性,呼吁患者重視胃腸鏡檢查。
除了日常的診療工作,王億鵬還擔任了武都區中心醫院業務副院長一職。對于他來說,這不僅是一份榮譽,更是一份責任。為了做好院內專業技術人員培養工作,他每天堅持帶隊查房,定期開展業務培訓,遇到危重患者時組織專家團隊合理制定診療方案,充分發揮技術骨干作用。他的到來不僅為武都區中心醫院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更讓一批批年輕醫生得以迅速成長。
“王億鵬博士對待每個病人都非常認真負責,他精湛的醫術,吸引了武都區、周邊縣區,甚至省內外的患者前來就診。因為病人多,他常常不能按時休息,但是卻沒有任何怨言。他對工作的敬業和對病人的關愛也影響著身邊的醫務人員,使全院的醫療服務水平得到了明顯提升。”武都區中心醫院黨委書記兼院長賈松平說到。
面對接下來在武都的生活和工作,王億鵬充滿希望和熱情。他說:“今后我將在干好自己本職工作的同時,進一步發揮好專業優勢,邀請更多國內有名的醫療專家來武都交流指導,讓武都的老百姓在家門口看好病。同時,開展一些公益講座,向廣大群眾普及醫學知識,為武都的醫療事業貢獻一份力量。”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