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兩當訊(通訊員:王雪梅)一朵小小的蘑菇,如今在左家鄉正成為農業增效的“香餑餑產業”,成為群眾增收的“致富傘”。當地越來越多的群眾走進各食用菌基地,當起了菌業工人。
“育菇”綠色生態新天地
正值秋日,沿路走進左家鄉,到處都是致富增收的忙碌場景,到處都彌漫著菌菇的香味。見到黃波菌業公司的管理人員石紅霞時,她剛從采摘完的大棚里鉆出來,準備到下一個棚里。在棚中,看到整齊排列的菌棒中里長出大大小小的金燦燦的榆黃蘑,工人們正嫻熟地采摘下來,有序放入統一的塑料筐中。
“下一步,我們將瞄準科學化、生態化為目標,做大做強食用菌產業,逐步實施粗放種植向精細種植轉變,帶動更多農民增收致富。”石紅霞信心滿滿說道。
“養菇”多菌齊放出新彩
左家鄉瞄準食用菌市場前景好、收益快等優勢,立足資源稟賦,積極引種木耳、香菇、羊肚菌等食用菌,堅持“基地規模化、品種多樣化、綠色生態化、模式多元化、銷售品牌化”的思路,推動食用菌產業實現規模化、標準化、專業化發展,形成了從生產、制菌、加工、銷售到菌棒廢棄物再利用循環閉合產業鏈。同時積極爭取各類產業扶持項目資金,用于扶持食用菌產業基地建設、設備購置、菌種選育、菌棒廢棄物再利用配套設施建設等,為產業發展注入強大動力。產業興旺了,當地農民也以流轉土地、務工方式實現了增收致富。
一朵小小的蘑菇,如今在左家鄉正成為農業增效的“黃金產業”,成為農民增收的“致富傘”。
“興菇”帶領鄉親同致富
走到新建的德源菌業基地,轟隆隆的機器聲中,五六位婦女正有條不紊地灌料、裝袋、扎口。馬海紅大姐說:“老板待我們真是不賴,我們在這里干活中午還能回家,每天工資能掙到100元左右,大家伙干得可有信心了。”隨著左家鄉食用菌產業規模的不斷壯大,當地農民得到的實惠也是越來越多。如今,當地務工的群眾有300多人,工人日工資可達到100-200多元之間,現在的村民爭先恐后的到基地上班。在工作的同時也學習積累了很多食用菌的種植管理經驗,有的老百姓計劃明年自己也發展食用菌的種植。
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左家鄉立足自身實際,傾力培植食用菌產業,通過采取“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化運作模式,逐步打造規模化的食用菌產業園區平臺,帶動輻射廣大農戶,從點上突破到鏈式創新,實現了食用菌產業向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食用菌產業已經成長為左家鄉的特色支柱產業。下一步,左家鄉將積極引導企業不斷推進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和價值鏈的融合發展,加強新質生產力的培育,用工廠化生產、智能化管理不斷書寫左家食用菌追“豐”“綠”“強”的“菇”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