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崇信訊 7月22日-24日,平涼市崇信縣境內持續強將暴雨,局部地區出現大暴雨。截止24日14時最大降雨量達367.3mm,導致崇信縣境內國省干線公路發生塌方、泥石流、樹木傾倒等公路險情災害。崇信公路段干部職工面對重大險情,敢擔當、勇爭先,不分晝夜,鏖戰防汛搶險保通保暢第一線,確保了公路運輸“大動脈”安全暢通。
風雨堅守向險行
23日凌晨6點,暴雨還在持續,副段長張彥強帶著搶險隊員從縣城出發,向G312線平涼方向挺進;昔日秀美的崇信城“滿目瘡痍,“寧靜的汭河濁浪翻滾”,美麗順暢的公路“千瘡百孔”,顧不上感慨,一路清理泥石流、塌方等。在搶險作業中,他總是雨里來、泥里去,一身泥水一身汗,雨水順著安全帽向下流,衣服早已被雨水浸透,雖然是夏季,一陣狂風襲來,濕噠噠的衣服貼著前胸后背,讓他直打哆嗦。
到了G312線K1804+700-K1805段,路面被泥石流沖入三百多米,公路變成河道,嚴重影響車輛正常通行。“抓緊清理路面泥石流”張段長果斷的說,為了準確掌握山體滑坡導致的泥石流,他獨自徒步上山查看情況,在泥漿中深一腳淺一腳地行進,立刻組織力量對現場進行管控,落實分流安保措施,立即安排補充搶險設備。經過緊急搶通,泥石流災害受阻路段恢復通行,看著過往車輛緩緩行駛,滿臉疲憊的他舒心地笑了,沒有什么比公路的安全暢通更讓人欣慰的事了。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個堡壘。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張彥強以身作則,沖鋒在前和全體搶險人員,勠力攻堅,通力配合,打贏了防汛搶險攻堅戰。
養護尖兵沖在前
“G312線龍泉寺隧道入口泥石流侵占半幅路面,急需機械前往清理”崇信段養護巡查人員上報險情。作為養護技術室主任,劉建宗第一時間趕赴防汛搶險現場,他清楚地知道自己肩上的責任有多重,沒有人比他更了解龍泉寺隧道的情況了,他及時為搶險人員講解分析周邊的地質環境,危急時刻,他既當指揮員,又當戰斗員,眼觀四路,耳聽八方。他奔跑在水毀路段,哪里有險情出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一天下來“微信步數”竟達到了兩萬多步,路面的淤泥漫過了他的褲腳,他渾然不覺,身上的衣服濕了干、干了又濕,腳底被灌水的雨鞋磨蹭出了血泡,每次奔跑踩下的步伐都是一次難忍的疼痛。因該地段土質松軟,裝載機現場作業十分困難,加之現場機械車輛轟鳴聲、風雨聲各種噪音混雜。搶險人員之間的溝通全靠一聲吼。無情的暴雨肆意的沖刷著,看著路面邊溝流淌的洪水,他主動拿起鐵锨“一鏟一鏟……”使勁清理,帶起的泥水濺得他滿臉的泥巴、頭發也濕漉漉的,直至該路段搶通后,大家仍能看到一個明顯疲憊卻偉岸的身軀。
公路青年淬路魂
袁田,2021年新入職的95后職工。一身雨衣,手持一個筆記本、對講機,穿梭在水毀現場,被泥漿裹著的褲管和鞋子早已看不出原有的樣子,這是他近幾天的工作狀態。作為一名成長迅速的公路萌新,這是他加入公路系統以來首次參加防汛搶險工作。他用激情飽滿的工作態度、一絲不茍的工作方式,協助技術骨干制定搶險方案、記錄投入方量數、指揮機械、裝卸物資,一刻不停的工作著。渴了喝瓶礦泉水,餓了吃包方便面,實在困得不行了就在養護車里打個盹兒。雖然穿著雨衣,但是雨水順著帽子、領口流下來使里面的衣服都濕透了。“快回去換身干衣服吧。”同事關切地說。“不用啦,風一吹、捂一捂,就干了,我還得繼續干活呢!”袁田邊說邊去指揮過往車輛。他就像一個扛槍的戰士,日夜堅守陣地。用他的話來說:“這是我作為公路新人面對水毀搶險的‘首秀’,也是我對公路養護工作認識更加深刻的一次寶貴經歷。連續幾天都是這樣緊張的工作狀態,他的腳步沉重了、聲音也沙啞了。但他走好“心路”,養好“公路”的初心卻愈發堅定。作為公路上一顆小小的鋪路石,袁田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現了新時代的青年風采,讓青春在防汛一線綻放光芒。
張彥強、劉建宗、袁田……這些人這些事,只是這幾天搶險保通現場的一個小小縮影,在這次防汛搶險中,崇信公路段還有很多個像他們一樣攻堅克難,沖鋒在前的公路衛士。哪里有困難,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們的身影。他們以實際行動時刻保持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戰備狀態,始終以“勇爭先”促擔當、以“走在前”強執行,拿出“拉得出、沖得上、打得贏”的戰斗精神,為人民群眾安全出行保駕護航。(閻雯)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