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崇信訊(通訊員:劉麗芳)王文杰人間煙火色,最是春節時。按照市委宣傳部統一部署,1月14日至2月14日,崇信縣緊緊圍繞強信心、聚民心、暖民心的總基調,精心組織開展了“新春走基層”活動。記者們走進項目工地、生產車間、田間地頭、社區街巷,用一個個鏡頭記錄下崇信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取得的顯著成績,用一篇篇文章述說著百姓歡度春節、幸福生活的美好景象,用一幅幅照片定格了各領域各行業勞動者最平凡的奮斗故事,充分展現全縣上下喜迎新春、活力涌動、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
把準方向導向 精心策劃選題
為確保“新春走基層” 活動取得實效,崇信縣提前謀劃、精心部署,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聚焦見證新動能、巡禮新工程等7大類,從春節前就著手籌備選題,明確報道主題、重點內容和時間安排,大力倡導“短、實、新”文風,突出活動報道的開放性、參與性和群眾性,圍繞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進展成效、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成效、民生保障工作舉措、歡度春節喜慶景象等方面,策劃了一系列特色報道。
活動期間,累計進行采訪39場(次),崇信新聞、崇信發布、崇信融媒視頻號、抖音快手等平臺發布稿件及視頻120多篇(條),省市級媒體刊發相關稿件50多篇條,點擊量達到3.6萬次。
聚焦時代脈搏 展現發展新貌
在此次“新春走基層”活動中,崇信縣融媒體中心組織全體采、編、錄、播人員分組奔赴全縣各鄉鎮、廠礦企業等地,圍繞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省市縣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及全縣新型工人精神面貌改善、能源發展、紅牛產業鏈發展、電商發展等多個方面進行了深入采訪,推出了《甘肅雨森產業工人逐夢記》《崇信:光伏發電照亮“尋常百姓家” 讓春節“亮堂堂”》《崇信:育好芯片養好牛 產業致富有希望》《網上年貨節點燃新春消費熱潮》等有溫度、有熱度的新聞報道,集中展現了崇信項目建設、產業發展、電商賦能、民生實事等方面的新變化、新成就、新風采。
產業興則經濟興,產業旺則經濟旺。近年來,崇信縣立足縣域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招商落地了一系列重大項目,甘肅雨森生活用紙項目便是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記者們走進甘肅雨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深入了解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和新年發展規劃,只見生產車間里工人們分工有序、相互配合、干勁十足,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生產景象。據悉,目前甘肅雨森生活用紙項目已建成綜合辦公樓、1號濕式聯合造紙廠房、產品展示大廳等,卷紙、抽紙等14條后加工生產線陸續投產,待項目全面建成后將進一步推動崇信紙制品產業集群鏈式發展。
堅持文化惠民 潤澤萬家心靈
今年是春節申遺成功后的首個農歷新年,如何講好崇信傳統特色文化故事成為了新春走基層報道的一大亮點。崇信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留存崇信民歌、山梁走唱、點燈背猴等非遺項目121項。記者充分挖掘本地豐富的文化資源,聚焦初一出新游、社火表演、點燈背猴等內容,以視頻、圖片和文字等多種形式展現文化的獨特魅力,讓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走進熱鬧的集市和鄉村,精彩的民俗文化展演吸引了眾多群眾駐足觀看,寫春聯、猜燈謎、戲曲展演、舞獅、春官說詩等傳統民俗節目輪番上演,記者們用鏡頭捕捉人們臉上的笑容和歡快的表演瞬間,報道這些民俗活動不僅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傳承和弘揚了優秀傳統文化。
文化傳承創新,關鍵在人!肚氐让罚涸诶鎴@里逐夢人生》就將鏡頭對準了一名“文化記憶的守護者”——崇信縣秦韻戲曲公益培訓社負責人、國家一級演員秦等梅。出生于崇信縣柏樹鎮的秦等梅退休后,返回家鄉創辦了崇信縣秦韻戲曲公益培訓社,多年來一直致力于戲曲公益培訓和文化惠民演出,為戲曲人才的培養和戲曲的傳承積極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正是一個個秦等梅式的“文化記憶的守護者”言傳身教、口傳心授,才能讓更多優秀傳統文化得以延續、源遠流長、煥發生機。
民生保供暖心 實干擔當奉獻
民生保供無小事!冻缧牛汉锏呐氖峦信e民生大幸!酚苗R頭和文字見證了一場飽含濃濃情意的惠民接力賽,記錄了全縣各級干部開展關愛幫扶的熱忱身影。記者跟隨慰問組深入困難群眾家中,詳細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和實際需求,鏡頭記錄下慰問組為困難群眾送上米、面、油、棉被等生活物資的溫暖場景,以及群眾們樸實而真摯的感謝話語。通過記者的報道,將黨和政府對困難群眾的關懷傳遞到千家萬戶。
春節期間,崇信迎來寒潮天氣,給電網運行帶來挑戰。在這萬家燈火團圓之時,總有這么一群“城市光明守護者”還在堅守。為服務好全縣電力用戶的用電需求,國網崇信縣供電公司的干部員工依然奮戰在施工一線,用堅守詮釋責任,用實干彰顯擔當,全力保障全縣電網安全穩定運行。記者們的報道,讓廣大群眾看到了在闔家歡樂之時,基層一線勞動者的堅守與奉獻,為社會的正常運轉貢獻力量。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