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市州快報 > 平涼市

崇信縣黃土坡上的綠色變奏曲——崇信縣民生水保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時間:2025-05-29 09:32:19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小春點擊:

中國甘肅在線崇信訊 夏日的崇信大地,層層梯田如綠色琴鍵鋪滿山巒,清澈的溪流在溝谷間歡唱。在黃寨鎮白新莊村,村民張建國蹲在玉米地里,輕撥葉片,看著稈壯葉茂的玉米苗,滿臉笑意:“過去這坡地跑水跑土跑肥,如今修成梯田,保水保肥保收成,畝產從600斤竄到1000斤!”這質樸的喜悅,正是崇信縣水土保持工程撬動鄉村蝶變的生動縮影。

近年來,崇信縣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錨定“項目為王”發展戰略,構建起全方位財政預算保障體系,以系統思維和務實舉措全力推進水土保持生態工程建設,去年以來,該縣精準對接政策,成功申報3個中央財政水利發展資金項目,總投資達1803.26萬元。項目實施過程中,創新采用“整山、整溝、整村”全域治理模式,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修復,不僅有效改善了區域生態環境,更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筑牢生態根基,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綠色動能。

 坡改梯,黃土坡變身“金飯碗”。在黃花鄉涼水泉村,2300畝梯田如大地指紋般舒展。村民李紅霞回憶:“早年牽牛耕地得拴防滑繩,暴雨后能沖出半人深的溝,播種全靠肩挑背扛。”如今,“田成方、路成網、渠相通”的系統改造,讓“三跑田”變身“三保田”,現代農業在黃土塬上扎根生長。

 生態修復,溝壑實現綠色涅槃。木林鄉大莊村的“爛泥溝”曾是生態之痛,雨季泥沙俱下,旱季塵土飛揚。如今,38條侵蝕溝戴上“林帽子”、纏上“梯田帶”、系上“壩庫裙”。淤地壩如翡翠鑲嵌溝底,沙棘檸條織就綠色屏障,去年汛期單壩攔泥3.2萬方,守護下游2000畝良田。錦屏鎮新集溝生態清潔小流域(二期)項目實施后,溝道調蓄與凈水能力顯著提升,形成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景觀,激活“美麗經濟”。村民朱彩琴的農家樂周末能開50多桌,去年凈賺8萬,生態鄉村游火遍崇信,昔日溝壑成熱門打卡地。

走進新窯后河溝生態清潔小流域治理項目區,原來荒蕪的小流域經過一番“裝扮”后,如今映入眼簾的是草綠水清、與環境相協調的生態護岸、涓涓的細水、敞亮的步道,成為當地居民休閑散步的好去處。在后河溝生活了一輩子的老人,王秀蘭走在平整的水泥路上,感慨道:“過去雨天出門得蹚水,現在連鞋底都不沾泥!”

通過溝渠清理,在保證流域內溝道行洪功能的前提下,增加區域雨水集蓄利用,加強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打造河岸景觀帶,同時依托現有的傳統種植業,發展特色產業,提高了項目區人居環境。

“靠天吃飯”到“與綠共生”,如今的崇信在黃土高原上,以水土保持為筆,生態治理為墨,繪就了“水土留鄉愁,生態富農家”的時代新畫卷,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鄉村振興交出亮眼答卷。

(撰稿人:崇信縣融媒體中心 朱雙雙)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