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市州快報 > 平涼市

莊浪公路段:路石映初心:公路戰線老黨員的百煉成鋼之路​

時間:2025-07-03 15:56:22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小春點擊:

中國甘肅在線莊浪訊 在蜿蜒如巨龍的公路上,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以路為紙,以汗為墨,用歲月書寫忠誠;他們胸佩黨徽,肩扛使命,將青春融入祖國的交通動脈。建黨104周年之際,讓我們走進邵沛科、程鑫、文宏明三位公路行業老黨員的故事,見證他們如何用堅守與奉獻,詮釋新時代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

邵沛科:20 年堅守,用腳步丈量公路的養護“管家”

邵沛科,一位有著 20 年黨齡的老黨員,現任養護站站長。自踏上公路養護崗位以來,他便將青春與汗水毫無保留地奉獻給了所養護的條條大道,20年寒來暑往,他用腳步丈量每一公里路面的起伏,用雙手撫平每一處道路的傷痕,在日常養護的瑣碎里打磨初心,在防汛保暢的硬仗中淬煉擔當,把平凡的養護工作做成了浸潤匠心的“精細活”。

作為站長,他深知“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每天清晨,當第一縷陽光還未完全驅散夜色,邵沛科就已帶領著養護工人出現在公路上。他的身影穿梭在路段之間,仔細檢查著路面的每一處狀況。無論是坑洼的修補,還是邊溝的清理,他都親力親為,嚴格把關。布滿老繭的手掌輕撫過瀝青路面,便能感知細微的起伏;銳利的目光掃過排水溝,便能察覺堵塞的隱患。在他眼中,公路就如同自己的孩子,容不得半點瑕疵。“養護站管的是‘責任田’,每塊地都得精耕細作。”他常對職工說。在他主導下,多年來轄公路始終保持“路面平整、溝涵暢通、設施完好”的優良狀態。

管好“事”,更要帶好“人”。作為站長,他總說“一個人強不算強,團隊硬才是真的硬”。積極組織開展養護技能培訓,毫無保留地將自己多年積累的經驗傳授給年輕工人,手把手教導年輕工人修補坑槽的“三分補料法”,分享判斷路基隱患的“聽聲辨位術”。在他的悉心培養下,一批批“養護新兵”成長為技術骨干,轄公路優良率連年攀升,宛如一條條黑色綢緞,在青山綠水間舒展。20年堅守,他用布滿老繭的手掌丈量過養護路段的每一寸肌理,把黨員的初心,鋪就成了腳下不斷延伸的坦途。

程鑫:十二載匠心獨運,鑄就橋梁“守護者”

程鑫,黨齡12年,作為一名橋梁工程師,他不僅以專業知識和敬業精神為公路橋梁安全保駕護航,更以數字化、精細化管理為橋梁管養注入科技力量,用創新思維破解養護難題。

在他眼中,每一座橋梁都是凝固的詩行,承載著交通命脈與萬千家庭的平安。從設計規劃到施工建設,再到后期養護檢測,他全程參與,嚴格把控每一個環節。烈日下的施工現場有他俯身查看鋼筋間距的專注,寒風中的橋梁頂部有他手持檢測儀器的身影,他用腳步丈量過轄區每一座橋梁的長度,用數據記錄下每一處結構的細微變化。

在橋梁管養中,程鑫是出了名的“數據控”。他堅持以技術數據為決策依據,及時更新橋梁卡片、“互聯網+道路養護平臺”及“CBMS數字化管養平臺”數據,讓每座橋梁的“健康檔案”實時保鮮。每年他都會牽頭完成普通國省干線橋梁的定期檢查報告,密密麻麻的檢測數據背后,是他對橋梁安全的精準研判。針對橋隧病害,他創新建立“分類排查臺賬”,推行“一橋一養護方案”,讓每一處裂縫、每一處滲漏都有對應的治理方案,真正做到病害“早發現、早治療”。

作為橋梁工程師,程鑫既守得住規范,又闖得出新路。他嚴格落實橋隧管養制度,牽頭完善《國省干線橋梁應急預案》,組織開展橋梁突發事件應急演練,讓安全防線越筑越牢;同時帶領團隊優質高效完成G566線橋梁預防性養護工程,以“規范化、精細化、標準化”養護讓老橋煥新顏。在橋梁信息管理上,他大膽采用“二維碼+語音合成技術”更換橋梁信息牌,掃碼即可查看橋梁動態數據,告別了過去靜態信息牌“更新慢、信息舊”的弊端,讓每座橋梁都有了“可對話的身份證”。

多年來,程鑫始終緊盯“四新技術”,用創新材料破解養護痛點難點2021年用搶修寶RT-2快速修復伸縮縫錨固區混凝土,2022年以FYT-2橋面防水材料根治橋面滲水,2023年采用封霸F880免清掃液體止水帶解決伸縮縫漏水難題,2024年創新應用ARC抗泛堿封閉涂層與CPC混凝土防碳化材料,讓橋梁滲水泛堿問題得到有效遏制。這些技術創新如同為橋梁穿上“防護鎧甲”,延長了使用壽命,更提升了養護效能。

從鋼筋混凝土的澆筑到數字化平臺的搭建,從傳統養護到技術創新,程鑫用堅守證明:橋梁守護者的匠心,既要扎根泥土般扎實,也要像科技之光般閃耀。他讓每一座橋梁在數據的守護下更安全,在技術的賦能下更耐久,用專業與創新詮釋著新時代公路人的擔當。

文宏明:二十八載薪火相傳,退役不褪色的公路 “老兵”

文宏明,黨齡28年,莊浪公路段副段長。文宏明的公路情結,是刻在骨子里的家傳。祖父文月升1973年在隆莊公路北河橋看管橋時,被突漲的洪水同橋工房一同卷走,再也沒能回到他守護的公路;父親文長泰接過鐵锨,在關山深處堅守16年,帶領工友用肩扛手推的“人肉傳送帶”對關山路段拓寬取直。如今,作為“路三代”的他,帶著黨齡28年的赤誠與部隊錘煉的鋼鐵意志,在莊浪公路段副段長的崗位上,分管安全生產、應急管理、財務資產等工作,同時常年扎根一線參與油路修補、防滑保暢、公路日常養護,將祖輩的熱血、父輩的堅韌,活成了新時代公路人的模樣。

在分管的安全生產與應急管理工作中,文宏明把部隊“令行禁止”的作風融到了骨子里。他牽頭構建“日常排查—隱患整改—應急演練”閉環體系:安全管理上,修訂《公路養護安全作業規程》,施工路段推行“一圍二警三提示”標準化防護;應急管理中,組建專業搶險隊,定期開展防滑、防汛實戰演練財務資產管理上,他延續著父輩“一分錢掰兩半花”的勤儉。細化養護經費預算,將每筆支出與路段養護需求精準掛鉤但分管的“案頭工作”從不是他的全部。油路修補現場,總能看到他挽袖掄鍬的身影。每到冬季防滑保暢,他更是把“戰場”設在最險處。去年隆冬,關山路段突降冰凍雨雪,關山公路成了“溜冰場”。剛在辦公室完善應急方案的文宏明,立刻啟動預案帶隊出發。他既當指揮員又當戰斗員:撒融雪劑時跪在雪地里查冰層厚度,確保用量精準;遇打滑車輛第一個沖上去推車,橘紅色的棉襖結了冰殼。連續10多小時鏖戰,嗓子喊啞、手腳凍僵,硬是帶領隊伍打通了生命通道

從安全臺賬的細致填寫到防滑保暢的沖鋒在前,從應急處置沉穩應對到油路修補的揮汗如雨,文宏明用28年黨齡詮釋著“退役不褪色”的內涵。他就像關山深處的鋪路石,平凡卻堅實,在公路事業的接力賽中,跑出了屬于“路三代”的精彩一棒。

他們是千萬公路人的縮影,更是共產黨員初心使命的生動寫照。邵沛科的執著、程鑫的匠心、文宏明的傳承,如同點點星光,匯聚成照亮公路事業前行的璀璨星河。在建黨 104 周年的歷史坐標上,他們用行動證明:只要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平凡的崗位也能綻放出不平凡的光芒。

甘肅省平涼公路事業發展中心莊浪公路段:魏艷艷)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