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科普下鄉”應先“問需”
近日,筆者所在的縣推出了“按需下鄉”的科技知識新模式,通過預先征求各鄉鎮農民的科普需求,將其急需的農業科技、健康保健等科普知識送上門,提高了科普活動的實效性和針對性,受到了廣大農民的一致歡迎。
近年來,各地科普知識下鄉活動十分頻繁。但據筆者了解,一些地方科普知識下鄉的模式幾乎年年一個樣,不是發放一些大同小異的種植資料,就是在鄉鎮的集鎮上擺放一些科普圖片,不管農民是否喜歡看、實用不實用,往往一“發”了之,一“擺”而過。這樣的科普知識下鄉活動,往往是走過場、走形式,時間久了,許多農民漸漸就失去了興趣。
筆者以為,科普知識下鄉應先“問需”。要根據農民的實際需求,有針對性地發放或展出一些相關資料,讓農民朋友從中能真正獲取實用的科普知識,用于農業生產上,起到幫助農民朋友增產增收的積極作用。比如:農民需要的是農業科技方面的知識,那就應該把這方面的知識以通俗易懂的文字或圖片等形式,送到農民朋友手中。如果農民看不懂,或難以理解,那還應該邀請專家做講座,或到田間地頭實地傳授相關的科普知識,直至農民朋友真正明白為止。這樣的科普知識下鄉活動,才能使農民從中得到實惠。(來源:每日甘肅網)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