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西峰區顯勝鄉張天久家中,墻上張貼的《扶貧手冊》、幫扶清單、幫扶計劃等資料映入眼簾,以2018年、2019年、2020年為時間節點的幫扶措施就密密麻麻填了兩大頁。
顯勝鄉毛寺村村民張天久兩口子,因患有先天殘疾,缺乏勞動力,一家人的生計只能靠兒子在西安打工維持,幾十年艱苦的生活,讓他們變得很無助:村里發展旅游產業,身患殘疾的他們不能外出打零工,村里鼓勵發展養殖業,他們卻又苦于沒有資金支持,左思右想,眼睜睜看著脫貧的機會擦肩而過。
精準扶貧工作開展后,在詳細了解了張天久的致貧原因、生活現狀及想法打算后,鄉村干部、幫扶干部及時協調,為張天久一家申請低保救助、殘疾人補助、5萬元精準扶貧貸款,為他送去了米、面、油及一頭“扶貧牛”,幫他制定脫貧計劃,擴大養殖規模,并以2100元的扶貧資金入股旅游公司,幫助他早日摘掉“窮帽子”。“幫扶干部讓我有了精神,再困難的日子也能熬出頭!”張天久說,他將好好奮斗,努力賺錢給兒子娶媳婦。
西峰區以制定完善“一戶一策”精準扶貧方案為抓手,堅持一戶一個方案、一戶一個策略,下足“繡花”功夫,探索形成了“九步法”工作方法,走訪村組干部、左鄰右舍、親朋好友,通過看住房、看飲水、看用電等基礎設施,掌握群眾生產生活狀況,對照貧困人口退出“兩不愁、三保障”3大類11項指標,對建檔立卡已脫貧戶和未脫貧戶逐人逐戶摸實情、問需求、問建議,掌握建檔立卡戶發展潛力,逐村召開建檔立卡戶已脫貧戶和未脫貧戶、幫扶干部、“村兩委”班子三方見面會,逐戶分析致貧原因和弱項短板,找準“病根”,厘清脫貧思路,制定具體的增收幫扶措施,倒排脫貧鞏固提升時間節點,算清楚增收賬。
同時,西峰區緊扣“拔窮根”,培育林果、草畜、瓜菜等增收產業;緊盯“換窮貌”,補齊路、水、房等弱項短板;突出“扶窮智”,開展技能實用技術培訓,各鄉鎮進一步規范“一戶一策”精準脫貧計劃,確保貧困戶增收致富。彭原鎮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特色種植業和養殖業,積極開發挖掘旅游資源,不斷助農增收;顯勝鄉立足資源優勢,積極發展鄉村旅游產業,鼓勵群眾發展第三產業,把貧困群眾系在旅游脫貧、旅游致富的產業鏈,加快實現脫貧致富;董志鎮以“大水漫灌”向“精準滴管”轉變,因地制宜,因戶而異確定具體幫扶措施,鼓勵貧困戶栽植果樹,種植高原夏菜,養殖肉牛羊,并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實現貧困戶穩定脫貧。
自從有了“量身定做”的一戶一策方案后,西峰區董志鎮莊子洼村折立峰脫貧致富的信心更足了。64歲的折立峰,妻子常年患病,兒子視力殘疾,全家人的生計就靠他一個人在家種的小麥、玉米換來的收入,緊巴巴的日子過了大半輩子。幫扶干部及村兩委班子成員多次入戶了解情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了幫扶計劃,鼓勵折立峰栽植14畝果樹,并安排他在新光果樹農民專業合作社務工,積累種植經驗,學習修剪果樹技術!拔以诤献魃缑刻斐四苜80塊錢,還能跟上技術員學習管理果園,去年,每斤蘋果賣出了2.8元的好價格!闭哿⒎甯吲d地說,等到三年后,果樹進入盛果期后,一畝果園純收入將能達到一萬元(來源:甘肅經濟日報 通訊員:耿洋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