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鎮遠訊 近日,在鎮原縣開邊鎮的刺繡培訓班里,記者看到一群繡娘在繡布上忙碌著,銀針下的圖案精美自然,在秋日的午后綻放華彩。這些繡娘大多是農村留守婦女或返鄉農民工,正在為她們手把手傳授刺繡技藝的人,是任艷艷。
“刺繡的美不僅僅在于表面的繁華,它是一種深入骨髓的美,不僅表現自然美和生活美,更凝結著婦女們牽絆的情感和增收致富、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任艷艷對記者說。
今年40歲的任艷艷是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甘肅省副高級刺繡藝術師、慶陽市人大代表、鎮原縣香包刺繡民俗文化產業帶頭人。受家庭影響,她從小就和刺繡結下了不解之緣,經過多年的潛心學習鉆研,她的刺繡作品樸實敦厚,色澤斑斕,針法多樣,繡工精湛,寓意深刻,裝飾性強,有豐富的文化底蘊和民俗特色,深受業界好評和廣大刺繡愛好者的喜愛。
近年來,任艷艷積極投身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浪潮中,懷著對原州鄉土的熱愛,通過成立文化傳播公司、義務舉辦刺繡培訓學習班、開展進校園培訓等方式,為非遺文化的傳承和弘揚、文化產業助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貢獻巾幗之力,獲得全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甘肅省最美家庭,慶陽身邊好人、鎮原十大公益青年等榮譽稱號。
2017年,任艷艷注冊成立了“慶陽妙麗香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專注香包、刺繡、剪紙、皮影、編織品等慶陽非物質文化民俗遺產傳承創新和相關技能培訓、產品設計、研發加工、批發零售。2019年申請了“妙麗香”品牌商標,現申請專利14個,有兼職刺繡女工348人,專業女技工36人,中級以上設計師7個,近3年來年均銷售額在300多萬元以上,產品遠銷于上海、臺灣、廣州、天津、北京、深圳及歐洲等地。該公司2018年6月被鎮原縣婦女聯合會命為“鎮原縣巾幗特色產業聯盟、巧手聯盟”,8月被鎮原縣工業信息化局命為“鎮原縣電商扶貧創業孵化基地”;2O19年1月被鎮原縣工商聯合會評為“愛心企業”,3月被甘肅省婦聯評為“隴原脫貧攻堅”先進集體,12月被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甘肅省扶貧辦公室評為“扶貧就業工坊”。
5年來,任艷艷開設“非遺”手藝培訓班60多期,開展“非遺”文化進校園培訓活動40多次,直接培訓學員10000多人。依靠“公司+基地+農戶”“訂單集中,分散制作,最后定型”和“生產戶、設計者、研究人員互相捆綁同利共贏”三種經營模式,穩定安置400多名農村婦女在“妙麗香”基地通過務工增收,帶動5000多名農村婦女從事香包、刺繡、鞋墊、布鞋等產品加工,使他們戶均增收3000元以上,實現促進保護非遺文化和農村、城市共同發展,從而帶動當地農村經濟的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取得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雙重效益。
在傳承香包、刺繡、剪紙等制作工藝的基礎上,任艷艷積極挖掘鎮原獨特文化內涵,融入國內外元素,借助現代高新技術,不斷健全民俗產業全產業鏈條,豐富其相關聯產業,形成了以“3+N”(香包、刺繡、剪紙+服飾、編織、玩具、紀念品、文創產品……)生產模式,建成生產基地5個。
同時,任艷艷組織起新媒體團隊,在抖音、快手等網絡平臺開設“妙麗香”營銷號,開設網絡直播課、網絡培訓班和直播帶貨三個專欄,以科普傳統“非遺”文化為核心,以培養“非遺”能人為依托,以銷售“非遺”產品為驅動,讓網絡真正為“非遺”文化傳播、發展的主戰場,讓網友以近距離的視角了解非遺工藝、了解非遺繼承人,并把傳承人培養成“網紅”,全方位、立體式呈現非遺文化的內涵和精神價值,引發網友對傳統文化的極大興趣。
任艷艷不僅有著一顆拼搏上進的事業心,還有一腔善良友愛的胸懷。為烈士家庭送生活用品、幫助聾啞殘疾人學刺繡增加收入并每月資助其生活費、看望孤寡老人并組織員工為老人們理發、修理指甲、打掃衛生、為留守兒童送去生活用品和學習用品、捐贈抗疫資金和物資價值2萬元......像這樣的愛心奉獻和善行義舉,不勝枚舉。
輕輕觸摸著任艷艷刺繡作品上豐神宛然的圖案,手指下的質感宛如人生那般細密,精彩。在實施鄉村振興的新時代,文化振興將發揮重頭戲,非遺之“花”將越開越艷。“今后將立足鄉村文明,吸取城市文明及外來文化優秀成果,在保護傳承的基礎上,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賦予非遺產品時代內涵、豐富表現形式,要讓非遺文化在鄉村振興路上大放異彩,讓咱們老祖宗留下來的非遺技藝一代一代傳承下去。”任艷艷說。
(鎮原融媒全媒體記者 張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