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秦安訊(趙小春報道)自隊伍教育整頓開展以來,秦安縣公安局進一步強化責任擔當,踐行為民服務初心,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積極教育引導全體民輔警牢固樹立執法為民理念,切實將學習成效轉化為推動工作的強大動力。
【北關派出所】4月3日21時許,謝某(男,50歲)與李某(女,40歲)因經濟糾紛發生矛盾,雙方在爭執過程中將謝某"長城牌"皮卡車的遙控鑰匙損壞,李某稱其雙方之間的經濟糾紛一直未得到解決,希望民警能夠協調解決此事,同時雙方各執一詞稱鑰匙屬相對方損壞。
民警了解相關情況后,對雙方的過激行為進行批評指正。在民警的批評教育下,雙方均提出調解處理。經雙方協商一致,達成雙方共同承擔車鑰匙損壞賠償費用、謝某立即支付拖欠李某款項的條件。雙方達成協議后同時在調解協議書上簽字,一起因經濟糾紛引發的矛盾得到化解。
【西川派出所】4月5日13時許,西川派出所民警在秦安縣西川鎮李堡村走訪宣傳時,根據村民反映得知本村村民張某某因患有精神類疾病,近期病情復發情緒不穩,思維意識模糊并伴有暴力傾向,并對其父親進行毆打。
得知此線索后,西川派出所立即組織民警前往趙某某家中了解情況。經了解,趙某某近期病情復發情況屬實,為保障病人能夠及早就醫治療,防止對周圍鄰里帶來安全隱患。4月6日上午,民警在征得家屬同意后會同鎮政府、村委會,幫助其家屬將張某某送往天水市第三人民醫院進行就醫治療。
【云山派出所】2020年12月,云山派出所社區民警在進村入戶走訪期間,發現轄區內興隆村有一孤身老人無身份證件。經核實,該老人一直在外流浪未辦理過戶籍登記,日常生活受到嚴重影響,在天水市麥積區火車站流浪期間,因無戶口及有效證件,被麥積區民政局救助返回原籍。
云山派出所對老人無戶口的情況高度重視,立即組織戶籍、社區民警走訪調查,收集相關戶籍資料,并組織民警前往天水市麥積區民政局、麥積區道南派出所調取相關資料。在縣局黨委和戶政大隊、麥積區民政局、麥積區道南派出所的大力支持下,歷時多月,最終核實該老人真實姓名,現年65歲,原戶籍地秦安縣云山鎮興隆村人,從十幾歲至今一直在麥積區火車站附近流浪生活,長期無戶口。在核實該老人身份信息后,云山派出所立即上報縣局戶政大隊,縣局根據辦理補入遺漏戶口的相關規定,從解決實際問題的角度出發,依規從快辦理,力爭盡快給老人解決戶口問題。
近日,云山派出所為老人辦理了戶口登記及身份證件,并在第一時間將戶口簿及身份證件送至老人手中,老人對云山派出所民警的熱心服務表示感謝。
【秦南派出所】4月6日下午,在秦安縣興國鎮鄭川新城建筑工地上,因承包方賀某與包工頭周某就工資發放一事發生矛盾,后賀某等人以用車阻擋工地大門的方式討要工資。
經民警調查了解得知:2020年,賀某等人承包周某在秦安縣鄭川新城建筑工地的工程。近日,賀某某等人向周某索要已完成工程量的工資,雙方約定于4月6日中午結算,因周某忙于手頭工作,未按約定時間履行承諾。因此事賀某與周某在電話中發生爭吵,爭吵后周某支付賀某等人工資2萬元整,剩余工資未支付。賀某等人為討要工資,用車阻擋了工地大門。
了解情況后,民警將雙方當事人召集到一起,耐心細致的講解了有關法律法規及政策,在雙方當事人的要求下,民警組織雙方進行調解,周某當場向賀某等人支付了剩余的1100元,一起因索要工資而引發的矛盾糾紛被化解,雙方握手言和。
【北關派出所】4月7日11時許,秦安縣成紀大道“鴻濤通訊”商鋪店長李女士來所報稱,其店外一鐵質高腳凳丟失,價值4000余元,要求幫助尋找。
接警后,值班民警立即出警,經耐心調閱“鴻濤通訊”店周邊視頻監控,發現4月6日18時許,李女士將鐵凳搬放到店門前非機動車道后忘記搬回,次日7時許被一女環衛工人當做廢棄物品撿走,后環衛工人按照廢棄物品以5元錢的價格賣與一私家車司機。民警通過車牌號聯系到車主高先生,高先生稱其當日早晨駕車到蔡林路口時,在一女環衛工處5元錢收購鐵凳,沒想到竟然是撿拾他人的物品,并表示愿意立即歸還失主。12時許,高先生將鐵凳搬到北關派出所,當面歸還了李女士,李女士對民警的高效工作表示感謝。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