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市州快報 > 張掖市

奏響文化旅游融合發展“交響曲”——張掖地質公園地質旅游與民族文化融合發展紀實

時間:2019-07-08 17:14:59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任開明 何艷琪點擊:

張掖國家地質公園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祁連山北麓,在臨澤縣、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境內,總面積322平方公里。擬建張掖世界地質公園總面積1289.71平方千米,由彩色丘陵、冰溝丹霞、中華裕固風情走廊、九個泉景區組成。張掖地質公園是國內唯一一處丹霞地貌和彩色丘陵地貌景觀高度復合區,并含有九個泉蛇綠巖遺跡,是一處集科學性、稀有性和獨特性于一體的綜合性地質公園。雄渾壯美的自然風光、富集豐厚的地質遺跡、濃郁獨特的民族風情,造就了張掖地質公園豐富多彩的資源稟賦。

張掖地質公園依托裕固族民族文化資源,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內涵,積極開發融自然觀光、民族文化體驗、科教研學于一體的復合型旅游產品,有效實現了地質公園與民族文化互聯共進、互動雙贏。

民族風情:讓地質公園富有魅力

走進張掖地質公園,冰川雪山、森林草原、綠洲沃土、彩色丘陵、丹霞地貌、峽谷湖泊等極端地貌交相輝映,大自然以其從未有過的慷慨將無數景觀奇跡般地交織在一起,組成了一幅憾人心魄的動人畫卷,做了一次無比奢華的全景展示。在地質公園如詩如畫的天地間,甘肅獨有、全國唯一集中居住在張掖的少數民族--裕固族在此繁延生息。

裕固族族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紀前后居住在蒙古高原和鄂爾渾河流一帶的回鶻人。公元840年,回鶻一部南下到達甘州,建立甘州回鶻汗國,統治政權達180年之久,史稱河西回鶻。之后,裕固族先民在新疆至河西地區東西遷移不定。15世紀,因戰亂和災荒,裕固族先民歷經千辛萬苦舉族東遷,定居在祁連山腳下的河西走廊。新中國成立后,周恩來總理根據該民族的意愿和自稱“堯熬爾”之音,取漢語“富裕、鞏固”之意,定名裕固族。

裕固族是一個逐水草而居的游牧名族。在漫長的歷史變遷中,裕固族創造和形成了絢麗多姿的民風習俗和傳統文化,積淀了涵蓋語言、民俗、宗教、歌舞等29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為華夏文明增添了濃墨重彩的華麗篇章。

文化植入:讓地質公園增添活力

張掖地質公園內多民族聚居,在歷史長河中創造出燦爛的民族文化。張掖地質公園不斷挖掘優質文化資源,將民族文化元素深度植入旅游資源開發和旅游體驗活動,使地質公園積聚了創新發展的無窮內力。

中華裕固風情走廊景區深入挖掘裕固族居住文化,開發建設高車穹廬景點,集中展示裕固族民族文化。根據裕固族移動住室“穹廬”的特點,將地質公園地質遺跡點命名為“高車穹廬”,形象生動、引人入勝。

裕固族婦女的帽子,特點非常鮮明。西部是尖頂,東部是圓頂,帽頂都用紅色絲線縫成帽纓流蘇,故稱“紅纓帽”。這極具少數民族特點的帽纓流蘇或許在1.35億年前就有記錄,彩色丘陵山體上傾瀉下的一道道彩帶如同裕固姑娘的“紅纓帽”,富有層次感。“裕固流蘇”景點讓冰冷的地質遺跡增添了靈動風韻。

康樂旅游集鎮、冰溝丹霞大酒店、中華裕固風情走廊景觀解說牌、彩色丘陵景區通訊設施,在建設風格上充分體現裕固族民族文化元素,讓地質公園旅游活動更具文化品位。

地質公園文化旅游經營單位著力開發民族文化旅游項目,精心策劃開展獨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動。中華裕固風情走廊賽馬大賽、“多彩家園,裕固圣地”旅游文化藝術節、“祭鄂博”等文化大餐不斷豐富游客在地質公園內的旅游體驗度。

    中華裕固風情走廊景區將秀美的自然風光與濃郁的民族風情融為一體,手抓肉、酥油茶、青稞酒特色餐飲和裕固族歌舞表演、頂杠子、賽馬等活動,盡現裕固族民族文化的別致風韻。游客坐在裕固族帳篷里,眼觀一望無際的草原,盡情體驗裕固族的熱情好客、品味舌尖上異族風情。

裕固族服飾 - 復件.jpg

文創開發:讓地質公園積聚內力

張掖地質公園文化旅游開發企業積極研發、生產、銷售裕固族民族工藝品、民族服飾、掛毯、動植物標本、唐卡、刺繡、皮制畫等200多種民族特色文創產品,形成了以裕固族民族文化為特色的文化旅游產品體系。薩爾瑪公司開發了以裕固族祖先回鶻元素為主的五大項36種產品,富達公司開發了以刺繡品為主的3大系列380種產品,堯熬爾公司開發了具有裕固族元素的產品50多種產品,高原紅公司開發刺繡類產品50余種。

皮雕工藝是裕固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手工藝的一項重要內容,其圖案豐富多彩,紋飾優美流暢,風格粗獷豪放,給裕固族的游牧生活增添了活躍的氣氛和高貴的氣質。主要原料以牲畜皮和獸皮為主,以陽雕、鏤空、繪畫為主要手法,并涂以色彩加以裝飾。

裕固刺繡是裕固族生產生活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輔助性手工藝術,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氣息。主要特點是內容豐富,多以人物、花草、傳統裝飾圖案及十二生肖為主,構圖嚴謹,色彩明艷但又樸素大方,主要用于服飾裝飾、日常生活用品裝飾。

皮雕和刺繡工藝品作為地質公園特色文創產品遠銷各地,成為推介宣傳張掖地質公園的一張靚麗名片。

特色歌舞:讓地質公園充滿張力

公園所在地張掖市歷史悠久,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公園內多民族聚居,在燦爛的歷史長河中創造出十分豐富的民族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歌舞展演作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歷史和地域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

至目前,圍繞打造“山水肅南·裕固家園”文化品牌,深入挖掘民族文化、歌舞文化、服飾文化、民俗文化等優勢資源,先后創編了大型裕固族音樂舞蹈《迎親路上》、《裕固婚禮》、《祝福歌》、《西至哈至》;大型裕固族歌舞劇《裕固草原歡迎你》《吉祥歡歌》、《高原人》、《裕固族姑娘就是我》等一大批膾炙人口的精品節目。著力搶救保護和傳承獨特民族文化,推動國際合作和交流,積極推動裕固族文化走出國門。肅南民族歌舞團先后赴泰國、韓國、埃及、毛里塔尼亞、突尼斯等國家和北京、香港、臺灣等地演出。組織裕固族民歌、服飾等傳承人參加俄羅斯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交流展示活動”、蒙古國“甘肅省文化周”、內蒙古“守望相助”56個民族邀請展、上海“國樂雅韻•大漠雄鷹”裕固族民歌展演、上海非遺大世界2018年非遺游園會和甘肅省2018“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等各類非遺展演7場次。

古風猶存的游牧文化、原汁原味的裕固族風情與雄渾壯麗的祁連風光、絢麗斑斕的彩色丘陵、美侖美奐的丹霞地貌交相輝映,民族文化以地質旅游為載體,催生了眾多富有民族特色的旅游項目和文化旅游商品,使民族文化成了旅游創新發展的支撐和靈魂,張掖地質公園這顆耀眼的明珠更加熠熠生輝。(張掖地質公園管理局 任開明 何艷琪

張掖地質公園窗欞狀宮殿式丹霞--高車穹廬 - 復件.JPG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