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甘州訊(記者 馬岳榮)人勤春來早,農家備耕忙。2月23日,農歷雨水節氣剛過不久,俗話說, 雨水到 春回暖。農事也漸漸忙起來了,正值春耕備耕的關鍵時節。農資線上下單、線下“無接觸式”配送;分區、分時、分散勞作;搶抓時機檢修農機具……甘州區廣袤的田野上,一派春耕備耕的喜人景象。
農業結構調整早
2月24日,在甘州區上秦鎮綠松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育苗生產車間內,工人們早已忙碌在育苗車間和育苗大棚播撒春天的希望。走進合作社大棚,記者看到一片嫩綠的娃娃菜苗剛剛長出了新葉,新培育的幼苗郁郁蔥蔥、長勢喜人。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這一棚菜苗是綠松合作社鋼屋架拱棚定植的首批娃娃菜,預計到今年5月初這批娃娃菜可以采摘上市。甘州區綠松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社長張健告訴記者,合作社預計全年種植和訂單蔬菜有3000多畝,主要是娃娃菜、西蘭花還有甘藍、散花,這一茬完了還要試種冬瓜。
近年來,上秦鎮黨委、政府按照規模化布局、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的總體要求,把產業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關鍵,通過招大引強、招新引優,持續優化產業結構,夯實農業基礎,形成精品露地蔬菜、鋼架拱棚、日光溫室齊頭并進的發展態勢,實現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共贏的綠色、安全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循環農業。甘州區上秦鎮黨委副書記羅英軍告訴記者,今年,全鎮加大農業發展力度,露地蔬菜種植面積單茬達2萬畝,形成規模化發展的蔬菜集群,進一步提高全鎮蔬菜產業精品化,產業化、標準化程度。
同樣,走進甘州區長安鎮,一片片白色大棚望不到盡頭,一個個現代農業示范點各具特色,村民們正在大棚內忙碌著春耕生產。在萬家墩村“南果北栽”示范園里,致富帶頭人王亞東正帶領工人們在草莓園里進行田間管護,王亞東一邊做著手中的活,一邊和前來購買種苗的客戶們聊天。“去年我們僅特色水果一箱就收入頗豐,均棚產值達10萬余元,帶動社里20多戶村民致富呢。”王亞東樂呵呵地說。萬家墩村的“南果北栽”示范園僅僅是長安鎮產業結構調整的一個典型。在洪信村福源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業務洽談室里,好幾位家庭農場主、種植大戶們都提前等待著與之簽訂產銷合作協議的廣東蔬菜經銷商。“我們種植的高原夏菜品質優良,很受南方消費者喜歡,還能賣上好價格,已經合作好多年了,今年他們又提前過來簽訂合同,對我們來說是個很好的機會。”合作社負責人馮福高興地說。
今年,春耕之際,甘州區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深入鄉鎮、村社開展種植意向調研,采取舉辦培訓會、媒體推送、發放宣傳報等多種形式,大力引導農民調整種植結構,擴大優勢增收作物面積,確保全年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94萬畝以上、總產量穩定在50萬噸以上。
農機春檢購買早
“家里以前有個四輪子拖拉機,現在地整大了,新購置的機具開到地里能作業了,我種著100來畝地,現在的政府補貼也好,5萬多買上個大拖拉機,政府補1.2萬元。”2月24日,在甘州區東關貿易市場,記者看到,20多家農機銷售公司全部開門迎客,嶄新的拖拉機、玉米收割機、農機配件等大中型農機具排成了隊,站成了行,前來咨詢購機的農民絡繹不絕。
“今年元月份,我們就做了充分準備,主動力機械準備了130多臺,各種配套農機具旋耕機、深松機等準備了300多臺件,配件準備了1萬多件,總計合計2600多萬元。”采訪中,張掖市建龍農機物資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朱建龍告訴記者。記者看到,市場內各個農機銷售公司為了應對春耕備耕期間的農機銷售熱潮,儲備了拖拉機、旋耕機、聯合整地機、動力耙等各類農機物資,近期的銷售逐漸升溫。
同時,為充分發揮農機化生產主力軍作用,甘州區農業農村局農機推廣站提前打量,農機科技人員采取“線上”電話、微信,“線下”深入鄉、村、合作社等方式,幫助農民解決檢修技術難題。對農機合作社、農機大戶和農機戶開展技術指導,線上為農戶、農機大戶、農機合作組織等出謀劃策、解答生產問題,為春耕備耕生產提供優質高效安全作業做足準備,幫助他們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開展春耕備耕生產。為全區農機戶提供《春耕備耕農機化實用技術》、《春耕備耕農機操作注意事項》等農機技術指導和農機安全生產注意要點,積極開展線上農機化技術培訓,不斷提高農機手操作技術,保障高質量農機作業水平。“2022年我區爭取中央農業機械購置補貼資金2564萬元,本月已開始辦理農機購置補貼工作,助力全區農業生產。” 跟隨采訪的甘州區農業農村局農機推廣站副站長段海臣告訴記者。
農資儲備銷售早
“莊稼長得好,全靠備耕早”。隨著春耕備耕時節的到來,農民朋友開始忙著選種、備肥、買藥,甘州各大農資經銷點人頭攢動,種子化肥市場銷售一片紅火。
“老板!麻煩把那個介紹玉米種子的說明書給我一份。”“我要一份優質高產大田玉米種植技術的資料。”在甘州區南關飲馬橋農資銷售一條街的各個門店前,只見咨詢種植技術,購買地膜和玉米、蔬菜等種子的群眾絡繹不絕,運送農資的車輛來來往往,十分熱鬧。
新年伊始,甘州區供銷社充分發揮區、鎮、村三級農資經營網點健全的優勢,組織人員進村入戶,準確掌握2022年農民群眾對化肥、農藥、農膜等農資的需求種類、數量以及配送要求等農資需求信息。各基層社、化肥直銷點多渠道籌措資金,積極做好化肥等農資儲備準備工作。甘州區三閘供銷社主任馬全民告訴記者,為了做好春耕生產,供銷社積極籌措資金,現在儲存各類化肥有6000多噸,在途化肥還有2000多噸,將陸續到達。
同時,區供銷社在農資經營點建立農資購銷臺賬,健全溯源體系建設,保證所購農資產品在質量上必須通過國家質量認證,完全符合國家規定的質量標準,杜絕假冒偽劣農資商品進入供銷社網絡流通領域。甘州區全力儲備春耕備耕農資供應,全區春耕期間化肥需求量2.5萬噸,現已儲備化肥2.6萬噸;有機肥需求量1.1萬噸,現已儲備1.1萬噸;農藥需求量70噸,現已儲備70噸;農膜需要求量4000噸,現已儲備4500噸;其它農用生產資料完全滿足春耕備耕生產需要。
科技下鄉宣傳早
2月22號,在甘州區三閘供銷社的化驗室里,三閘鎮韓家墩村的村民謝軍林提著自己地里的泥土,來找技術人員對土里的微量元素進行檢測,以便自己更加精準的購買化肥,為即將到來的春耕做準備。謝軍林告訴記者,以前一直種地,也不知道測土壤配肥料的事情,今年,通過科技人員的宣傳,我知道了測土壤配肥料的好處,今天自己提了些土,讓劉師傅給測一下,具體地里缺的啥東西,(化肥)施上了莊稼長的高,還能省錢。而在一邊忙著測土壤成分的甘州區三閘供銷社技術員劉繼軍告訴記者,自己每天測一百多畝地,測出來氮磷鉀比例也準確,根據結果農民用化肥也放心,配肥也合理。
甘州區采取集中培訓、現場示范、張帖掛圖、懸掛橫幅多種形式,對鄉鎮村社農技人員、廣大農戶進行深層次全方位培訓。至目前,共舉辦培訓班15場次,培訓人員1800人,印發資料0.6萬余份,開展“冬日無閑大抓項目”活動培訓農民達5000人次。五是執法檢查早。全面清查農資生產經營主體,加大農資市場監管力度,檢查農資經營企業36家、經營門店55家、農資市場15次,出動執法人員116人次,督促農資經營企業簽訂誠信承諾書86份,發放農資打假資料0.5萬余份,農資市場秩序進一步規范。
在重點糧食生產區域建立墑情監測點10個,安排2名技術人員堅持每周三開展土壤墑情監測,及時向全國土壤墑情監測系統和省、市業務主管部門上傳監測數據,發布土壤墑情簡報5期,為各級政府部門指導我區農業生產提供有力數據支撐。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