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市州快報 > 張掖市

愛在始終 傳遞溫情:讓青春在奉獻中熠熠生輝——陳煜事跡材料

時間:2023-12-03 20:57:10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小春點擊:

愛在始終 傳遞溫情讓青春在奉獻中熠熠生輝

——陳煜事跡材料

中國甘肅在線臨澤訊 陳煜,女,漢族,甘肅臨澤人,中共黨員,現任臨澤縣慈善協會黨支部書記、臨澤縣滿天星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理事長、臨澤縣兒童關愛中心園長。曾先后榮獲“第六屆臨澤縣道德模范”“張掖市向上向善好青年”“全市優秀慈善工作者甘肅省優秀青年志愿者”甘肅省最美紅十字志愿者”“全國無償獻血志愿服務獎三星獎”等榮譽稱號。

“愛心永駐,樂善有恒,真誠幫助每一個人”是她的座右銘。多年來,她和她的伙伴積極開展“扶弱助殘”“助學敬老”“志愿服務”等幫助困難群眾公益項目50多個,累計募集發放物資800余萬元,惠濟困難群眾2萬余人。她個人籌集資金、物資100萬余元,幫扶孤殘、留守兒童和老人1萬余人次。當她得知一個初中同學因為先天性心臟病,剛做了心臟封堵器手術而又得了尿毒癥,其父親患有肺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炎長期臥病在床,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家中生計僅靠種七畝地和身體單薄的母親農閑時候出去打臨工維持。積極帶頭捐款,并發動身邊的同學朋友及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籌款近2萬元,逢年過節的時候,她她的公益小伙伴給他們家送去面粉、清油、大米衣物等生活用品,鼓勵他們積極面對生活,多年來,她一直關注著同學的病情,給予他家里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

孩子們純真的笑臉一直是她工作的動力和最好回報,多年來,她通過入戶走訪、電話詢問等方式,收集困境兒童信息,積極鏈接資源,協調聯系愛心人士、愛心企業、愛心基金會與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困境兒童和留守兒童,結成“一對一”“多對一”幫扶對子,深入開展聯系交流、走訪探視,為困境兒童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至目前,累計為農村學校鏈接捐建暖流“音樂教室”1個、“愛的圖書館”3個、“禁毒圖書角”5個,總價值55萬余元。為農村留守兒童發放價值23萬元的“愛心溫暖包”628個,為單親家庭困難兒童申請助學金12萬余元,為全縣40多所中小學申請總價值140萬余元的公益圖書、“愛的背包”“好玩運動會”工具箱、愛心衣物等用品,直接受益兒童1萬余人次。2019年3月,她從他人口中得知三歲的小杜鵑,因發燒導致智力發育遲緩,語言障礙,母親也患有很嚴重的精神疾病,姐姐初中在讀,父親一邊種地,一邊照顧母女倆,她立即買了衣服跟零食,去看望了小杜鵑。從此以后,她會定期在空閑的時候為小杜娟送去零食及生活用品或者一些錢,此種行為她已經持續了三年多,一些人很不理解她的做法,她覺得作為一名愛心志愿者,在幫助他人的同時,也能從中得到思想上的升華,學會與人溝通,學會關愛他人,也更深刻地領會到助人自助的意義。

新冠疫情肆虐期間她和她的伙伴們積極參與志愿服務,協助核酸采樣值班值守,帶領志愿者為居民代購、配送、搬運生活物資為城區獨居、殘疾等特殊群體老人提供送餐服務,組織開展線上“云關愛”活動,為轄區居民講解防疫知識,耐心疏導居民情緒當她得知倪家營鎮梨園村一名“肺水腫”患者因封控無法出門買藥,停藥后身體出現緊急情況,她第一時間協調聯系,幫助購買藥品,以最快速度將藥品送到了患者家屬手中,她說:“我們所做之事絕不是因為簡單才自告奮勇,不是因為有利可圖所以盡心盡力,而是因為我們甘愿奔赴在奉獻的旅程中,甘愿奉獻自己,做點燃他人的火種,讓廣大居民群眾在對抗病毒的過程中能感受到來自我們青年一代的愛和奉獻。

生命的長短以時間來計算,而生命的價值以貢獻來計算。她是一名造血干細胞捐獻登記志愿者,也是一名遺體器官捐獻登記志愿者。2018年4月,她從新聞報道中得知,我國每年有400多萬患者等待造血干細胞移植,同年5月,她通過血樣檢測成為了甘肅省紅十字會捐獻造血干細胞登記志愿者當她得知每年器官衰竭患者約達150萬左右,有近30萬患者需要進行器官移植,而真正能夠實現移植手術的只有1萬人左右,眾多需要器官移植的鮮活生命只能在急切的等待中悄然離世。她又馬上聯系工作人員登記成為了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愿者,希望死后把器官捐獻‬‬出去,挽救他人‬‬生命,有人問她,死了都不能留個全尸,她說:“我從來不后悔這個決定,我就是想用自己的一生乃至死后的余熱去踐行我的初心、去幫助更多的人,這既是愛的傳承,也是生命的延續。”我們無法控制生命的長度,但我們可以擴大生命的寬度,2021年3月,14歲的靜怡因病導致生命隕落,在她病重期間陳煜就一直關注她的情況,幫助她聯系大病救助資金,給她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和心理慰藉。當靜怡得知她是一名遺體器官捐獻志愿者,靜怡在臨近生命的終點時,和家人也做出了捐獻遺體器官的決定,希望能夠回報社會,幫助到更多需要的人,陳煜幫忙聯系了紅十字會,遵照靜怡愿望,饋贈了生命的禮物。

人的一生有限,但愛是無限的。曾經我親眼目睹了一位因車禍被撞的頭破血流的人躺在馬路中間痛苦地叫喊,卻沒有人上前救助的場景,深深地刺痛了我。沒有專業的技能就不能幫助更多的人,2018年6月,我考取了中國紅十字會救護師資證,2020年5月,被臨澤縣紅十字會聘為臨澤縣紅十字應急救護培訓基地授課教師,至今已開展應急救護培訓30多場次,培訓各類人員3000余人,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讓更多的人學會如何去幫助別人,讓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得到救助。

每位志愿者之于社會,無異于滄海一粟,而正是這無數的滄海一粟,構成了川流不息,構成了波瀾壯闊。社會需要志愿者,人類的發展需要志愿者,她常說做志愿者最重要的是成為一個有心人,也許我做不出驚天動地的事情,但卻可以從身邊做起,從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滿腔熱血而去,滿懷收獲而歸,讓更多的人看到青年人的激情、奉獻和擔當,感受青年人的溫情、博愛和善良!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