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Mr.Sports又和大家見面啦,體育老師開通了微信公眾號(qq_tiyuke),記得關注哦!下面我們就來開始上課!
隨著德約科維奇澳網奪冠,他的職業生涯總獎金很可能先于費德勒突破億元大關,這讓很多球迷驚訝于網球運動的高獎金。不過可別光盯著德約的高獎金眼饞,這里面的學問可真不少。就來讓Mr.Sports跟大家說說吧!
作為職業化程度領先的運動項目,網球對頂尖選手的回報是相當豐富的。德約這次在澳網除了作為冠軍捧起諾曼杯,他還能帶走340萬澳元(約合241萬美元)的獎金支票。對比下羽毛球,最能掙獎金的李宗偉目前職業生涯總數不過147萬美元——打了16年的比賽,不及德約14天澳網掙得多。
得益于近年來賽事獎金的大幅提升,網球選手只要能在大滿貫賽事中有所突破,便能獲得不菲的收入。中國金花張帥今年在墨爾本一路爆冷打進8強,能拿到超過28萬美元的獎金。而去年獎金最高的羽毛球女選手馬林,只有不到23萬美元。中國選手諶龍是2015年羽毛球獎金榜頭名,他將近30萬的收入也只是將將超過張帥本次在澳網的收獲。
至于說德約目前的職業生涯總獎金已經超過9600萬美元,鐵定會在未來三個月突破億元大關,成為網球史上首位“一億先生”,這對羽毛球選手來說只能是個遙不可及的夢想了。所以難怪當年林丹會在接受采訪時,羨慕作為網球選手的李娜,“(網球)有四大滿貫,全球觀眾都愛看,整個職業的運作也規范。”
不過網球獎金雖然高,也不能只關注吃肉的,忘了還有人連湯都喝不上。網球比賽的獎金更多還是集中在大型賽事,大滿貫這種級別的比賽,就算正賽一輪游也能有20萬人民幣進賬,但畢竟大滿貫正賽只有128簽,更多的選手只能廝混在低級別的挑戰賽。
吳迪上周在夏威夷拿下中國男網史上第一個挑戰賽冠軍,你知道連贏5場的他獎金最后是多少嗎?7200美元,不到5萬人民幣。如果刨去機票、食宿還有團隊開銷,世界排名目前168位的吳迪上周即便奪冠,也是賠錢的。
吳迪
2012年時,世界排名已經到了71位的烏克蘭球員斯塔霍夫斯基還吐槽,盡管自己一年收入可以達到將近40萬美元,但世界各地參賽就要花去22萬,還得支付教練工資,基本就沒剩下錢。
所以網球這項運動屬于典型的極少數人占據絕大部分財富,而足球、籃球卻是整體收入遠超過網球。西班牙選手費雷爾位列2014年男網獎金榜第10,當時他的收入是280萬美元,這個數字卻只能和同期德甲中游球隊沃爾夫斯堡人均年薪(273.6萬)打平。要知道,山東魯能和廣州恒大這兩支中超球隊的平均年薪,去年都已經突破百萬美元大關,這個數字足以秒殺一眾網壇TOP100高手。
即便是掙個人獎金的項目,網球也比不上高爾夫。去年ATP總決賽的冠軍獎金為222.8萬美元,而男子高爾夫類似年終總決賽的聯邦快遞杯,冠軍可以領走1000萬美元!這么一比較,網球就更談不上高薪運動了。
對于那些業已成名的網球選手來說,賽事獎金其實只是收入的一部分,大頭更多體現在場外。《福布斯》雜志統計2015年網壇收入榜,德約科維奇1720萬的獎金收入幾乎是費德勒900萬的兩倍,但后者靠著5800萬的代言合同,總收入6700萬反而比德約多出將近2000萬。
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小威和莎娃身上,小威雖然獎金收入高達1160萬美元,但莎娃2300萬的商業代言收入也幾乎是后者的兩倍,這令俄羅斯美女壓過前者,成為最賺錢的網球女選手。
除了商業代言,網球選手們也在紛紛開辟副業。走得最遠的無疑是莎拉波娃,在2012年推出自己的糖果品牌,此后不遺余力地在全世界進行推廣,甚至還曾打算在2013年美網時將名字改成糖果品牌“Sugarpova”,惹得球迷將其打趣為“賣糖娃”。但球迷不知道的是,早在2008年,才21歲的莎拉波娃就已經在慎重為退役后的人生做打算,所以才會一邊打球一邊擴張自己的商業版圖。未來,她還計劃推出家居服、巧克力等產品。
莎拉波娃糖果品牌
和莎娃比起來,海寧、李娜這樣的頂尖選手退役后開辦自己的網球學校就顯得規規矩矩了,算是按部就班地前行。而個性同樣張揚的大威廉姆斯就發揮自己愛美的特質,她創辦了自己的服裝品牌EleVen,還多次穿自家的球衣上場比賽,打活體廣告。不過大威從商的經歷卻是一波三折,一度旗下的專賣店全部收掉,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莎拉波娃般的商業頭腦。(薩姆)
好啦,今天的體育課就到這里,下課!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