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劇丨北京人
當時我有一種愿望,
人應當像人一樣活著,
不能像當時許多人一樣活著,
必須在黑暗中找出一條路子來。
——《北京人》劇本作者曹禺
《北京人》被業內認為是曹禺先生最好的一部作品。該劇以上世紀30年代初一個沒落士大夫家庭的衰落為沖突和背景,講述了大宅院里幾代人的命運。劇中的曾家是“時代的棄嬰”,藏匿著動蕩時代最苦痛的縮影。
話劇《北京人》原著編劇曹禺,由賴聲川導演。曹禺被稱作為中國新文化運動的開拓者、中國現代戲劇的泰斗、東方莎士比亞,曾任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院長。賴聲川,臺灣知名舞臺劇導演、臺灣現代劇場的拓荒者、亞洲劇場導演之翹楚、華文世界知名的劇場工作者。
1980年,20多歲的賴聲川曾在伯克利大學第一次見到前來演講的戲劇大師曹禺,初次握手締結了二人的不解之緣。對賴聲川來說,曹禺是他心目中的“巨人”。時隔38年,賴導依舊以后來人的身份,成為了曹禺戲劇傳承的一份子。“曹禺之前,中國并沒有現代劇場。”賴聲川將曹禺的劇作比作一個寶藏。《雷雨》是其中被發掘的部分,而《北京人》則是還未被發掘的部分。身為如今戲劇導演的領軍人物之一,賴聲川認為,曹禺的經典之作在內容、題材、形式給中國話劇帶來“營養”,歷久彌新。他說,“我有責任讓觀眾理解經典作品的原貌。”
《北京人》的故事發生在三十年代初的北平。古老的曾家此時住著三代人,第一代人是已經死去夫人的垂死之人曾皓,第二代人曾皓的兒子曾文清,他的妻子曾思懿,一直在照顧曾老太爺的年近30歲的愫方,寄居在曾家的曾文清的妹妹曾文彩和她的丈夫江泰,第三代人曾文清年僅17歲的兒子曾霆和他18歲的妻子曾瑞貞,還有住在曾家的房客人類學教授袁任敢,他的女兒袁園。
離開曾家多年的老仆人陳奶媽回到北京曾家探望自己的老主子,得到曾家第二代人曾家兒媳婦兒曾思懿假意的熱情相待,一番交談中討債的人在曾家門外死死討債,而曾家少奶奶卻死死不肯給錢叫管家張順將其趕走,張順與陳奶媽一起罵著趕走了討債人。一旁小柱子與曾霆,袁園一起玩耍。
八月節晚上曾家人請客所有人在家里吃飯,曾思懿談到愫方的出嫁問題,主張愫方嫁給袁任敢,曾皓和曾文清則予以反對,此時討債人又來到門口討債,袁任敢用武力趕走了討債人。瑞貞發現自己已經有了身孕,而自身早已厭倦了曾家的生活希望打胎與袁任敢一行一起離開曾家,愫方勸其不要打胎,而瑞貞卻心意已決。
一方曾霆并不認可父母包辦的婚姻而喜歡上了袁園,無奈袁園淘氣沒有表示。江泰責怪曾家人沒心沒肺喝醉酒無意將曾皓打傷,曾皓昏死住進醫院,回來后剛好自己生日當天,鄰家杜家向曾家討債,提出條件要么交錢要么交出曾家房子要么交出曾皓年年上漆的棺材,曾少夫人認為父親有錢,自己不愿出錢還債,提出交出棺材。江泰提出自己去找自己的朋友公安局局長,結果在大家的期待中江泰出走,交棺材的時刻已到,江泰卻沒有出現,在曾皓無助痛苦的吶喊中杜家人抬走了棺材,大少爺曾文清吞下鴉片斷氣而亡,曾霆寫下了和瑞貞的離婚協議,愫方最終決定與瑞貞一起離開曾家,在勸好曾皓休息之后,愫方和瑞貞踏上了離開的汽車。
《北京人》中的主要人物都有現實原型,主要取材自他的老同學孫毓堂的外祖父徐家。此次復排,曹禺之女萬方擔任了話劇的文學顧問,為還原父親的經典之作把關。賴聲川作品一直以敏感細膩和創造力著稱,總能以脈脈溫情戳中觀眾內心最柔軟的部分。賴導將自己創意和細節的解讀手法用于原著,將不同時代的觀眾帶入曹禺呈現的時代,去對話他所理解的“北京人”,去感受那個時代里的“錯”。
此次上海演出,由劇雪、孔維、閆楠、何云偉等著名演員主演,知名音樂制作人李泉創作及演唱主題曲。
有人說這一類批判封建社會的舞臺劇作品過于老舊,但在話劇舞臺上經典永遠值得尊敬。當大師遇見大師,當故事遇見故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人性的善良或是丑陋刨除了社會環境也許只在一念之間。希望更多的觀眾能夠通過《北京人》這部現實主義題材話劇引發深思......
演出時間:2018年5月19-20日
演出地點:上海保利大劇院
提個小問題
#你最喜歡曹禺的哪部作品#
留言分享,小趣會選擇兩位粉絲可獲得
在上海保利大劇院上演的話劇《北京人》門票一份(1張)
(截止日期4月2日下午16:00)
演出時間:2018年5月19-20日
演出地點:上海保利大劇院
(來源:搜狐文化-取走)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