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至12月22日,由蘭州大學文學院、復旦大學中文系聯(lián)合主辦的2019年中國古代文學博士生論壇在蘭州大學召開,來自蘭州大學與復旦大學的50余名碩博士研究生齊聚一堂,互評互議,共同探討當前學術發(fā)展方向,分享治學經(jīng)驗與方法。
本次論壇共分三場舉行,分別邀請到了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查屏球,復旦大學中文系陳特、趙惠俊、李猛,蘭州大學文學院中國古代文學與古典文獻學研究所所長慶振軒教授、文學院雷恩海教授、胡穎教授等擔任評議嘉賓。
論壇開幕式由雷恩海教授主持,他介紹了本次論壇與會學者及會議籌辦情況,并對復旦大學師生的到來表示感謝。在開幕式上,蘭州大學文學院院長李利芳教授致辭,對論壇的舉辦表示誠摯的祝賀,并希望兩校師生繼續(xù)加強交流,共同進步。蘭州大學文學院黨委書記霍紅輝的致辭,表達了對復旦學子能來西北發(fā)展的愿望。復旦大學中文系為蘭州大學文學院贈送了由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唐詩求是》《閩詩傳統(tǒng)的生成》《蘇軾蘇轍研究》等書,希望兩校多舉辦類似的學術交流活動。慶振軒教授在致辭中,感謝復旦師生于百忙之中前來蘭州大學進行學習和探討。
12月21日上午,第一場大會學術交流在蘭州大學大學生活動中心502舉行,會議由雷恩海教授主持,陳特與趙惠俊擔任評議員,共有來自蘭州大學與復旦大學的9位碩博研究生分別以《從<答劉秀才書>和<順宗實錄>看韓愈對史職的態(tài)度》《李杜書詩審美趣尚之比較》《歸有光貞女論與清代女性傳記中的禮之辨》《西晉詔令與奢靡世風悖離原因探析》等為題匯報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在評議環(huán)節(jié),陳特指出蘭州大學與復旦大學學生研究問題與方法的相通點與不同點,并就具體問題提出了相關建議。雷恩海教授就同學們對于研究問題的準確理解、材料對比運用、現(xiàn)象解釋方面進行了評議。趙惠俊從論文標題擬定、詞作編年、文人心態(tài)變化及研究問題綜述與考辨方面也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12月21日14:30至16:00,第二場大會學術交流會議由李猛主持,胡穎教授評議,來自蘭州大學與復旦大學的9位碩博研究生就自己的研究成果進行了匯報。復旦大學碩士研究生付杉杉對茅坤《唐宋八大家文抄》刻本的三種不同印本分別加以考察并提出了自己的見解,蘭州大學博士研究生田競從清人馮浩《玉谿生詩集箋注》引書入手,探究了馮注被人詬病過于穿鑿附會的原因,復旦大學碩士研究生李易特則探究了《世說新語》“談助”功能下的文體特征,報告內(nèi)容豐富多樣,研究問題深入廣博。在評議環(huán)節(jié),胡穎教授表示同學們論文短小精悍,有很大的研究空間,于破題、原始材料運用、挖掘及問題闡釋方面還有待提高。陳特則從文本分析、研究對象的地位與影響、研究問題的歷時性變化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修改建議。
12月21日16:10至17:40,在第三場大會學術交流中,共有來自蘭州大學與復旦大學的10位碩博研究生匯報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會議由查屏球教授主持,慶振軒教授評議。同學們或圍繞某一組詩探討特定時間段之士人心態(tài),或結合作者生平經(jīng)歷與交游等材料就其詩歌中的某一觀點進行解讀,或從品性、地域與家學方面入手探討其對研究對象名家地位的生成,各自從多視角、多因素考察探討了其對作者與文學作品之影響。在評議環(huán)節(jié),慶振軒教授對同學們的論文研究選題作出了肯定,表示各位同學論述思維縝密,邏輯清晰,有望更進一步。查屏球教授提出應將個案研究還原到具體的歷史現(xiàn)象中去,深究問題,精細論證,展現(xiàn)其在具體環(huán)境下的特色,關注被文學史所忽略的部分,挖掘研究內(nèi)容的豐富性、廣博性,爭取發(fā)現(xiàn)新問題,加強深化文章結論。
慶振軒教授對論壇進行了總結,他回顧了本次論壇討論過程,認為本次論壇報告內(nèi)容豐富、討論深入,是一場殊為難得的學術盛宴,并再次感謝了每一位與會學者的到來與同學們的積極參與。會后,兩校師生都表示通過此次交流互評看到了學術研究的多樣性、豐富性,受益匪淺。
甘公網(wǎng)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