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xiāng)味隨筆】漿水面

時間:2021-08-03 10:10:22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小春點擊:

【家鄉(xiāng)味隨筆】漿水面

敦煌人的夏天是從一缸漿水開始的,春夏交界,巧手的主婦們早早的制作好了漿水,街頭巷尾總能聞到令人垂涎的酸冽味。

敦煌的漿水不同于河東的熱漿水,新鮮的漿水燒開放涼,干辣皮香菜蔥花熱油一潑,清涼的漿水遇上熱烈的油蔥花別有一股香味,加上一把自家做的手搟面能解膩開胃,又能驅(qū)散燥熱,實為避暑良品,講究的老敦煌人一碗漿水面,配一只豬蹄或一盤肘子,肥而不膩,口感極爽,要是再能來盤虎皮辣椒,葷素相長,令人口味大開。

漿水是平民飲食,平民到不需要什么高貴的原料,一把芹菜,一顆包菜,甚至于蘿卜纓,苜蓿等野菜都可以成為原料,制作簡單,三天既成,可以吃一整個夏天。但是平民飲食也透露著貴氣,制作漿水的容器必須得是陶制的缸或者是甕,味覺的質(zhì)樸和嗅覺的清香,做出的漿水才稱上品。漿水又是個干凈物,沾不得一點“臟污”,否則它會白化“自盡”,它還是個勤快物,用煮過的面湯吃一遍投一遍,面湯不夠稠,會白化,面湯太稠也會白化,偶爾忘了一天,不好意思,還是會白化。但是一代代敦煌主婦還是樂此不疲的把它當祖宗伺候著,就為了在炎熱的夏季那一口清涼。

雖然身在外地,但每每回到老家必定吃幾碗外婆的漿水面,伺候了一輩子漿水的外婆對做漿水那是滿肚子的經(jīng)驗,斑駁陳舊的漿水壇子見證了外婆幾十年的辛勞,一回去,外婆惦著小腳就在廚房里忙活,我想吃的,必然會出現(xiàn)在餐桌上,然后心滿意足的看著我狼吞虎咽。這應該就是傳說中的隔輩親了吧。平時遠在異地,不能經(jīng)常回老家,一到夏天就想那一碗酸冽清爽的漿水面,老媽就從外婆那里學來了制作漿水的手藝,讓遠在他鄉(xiāng)的我們也能吃上家鄉(xiāng)味。外婆將制作漿水的手藝傳給老媽,老媽再傳給我,記憶深處的家鄉(xiāng)味,在無形中口耳相傳,如同傳授母語,母親把味覺深深根植于孩子的記憶中,這是一種本能讓孩子無論離家多遠,熟悉的味道都能讓孩子找得到家的方向。

作者:楊珮

相關(guān)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guān)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quán)聲明|聯(lián)系我們|網(wǎng)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wǎng)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