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文原(1258——1328),字善之、匪石,綿州(今四川綿陽)人。《元史》上說他是一個廉潔的官吏。書法風格,尤其是行書,很象趙孟頫。章草很有個人特色,與古人皇象、索靖的質樸相比,他更流利矯健。代表作有《臨急就章卷》等。
柯九思、虞集、揭傒斯都曾在奎章閣任職,從事鑒定書畫的工作,不僅對書畫有極高的鑒賞力,書法也都稱雄一時。柯九思書法學歐陽詢,結構緊密、姿態峭拔,有時還有寫經體、漢簡體的筆觸,顯得很有古意。代表作有《獨孤僧本蘭亭帖跋》等。
二. 元中后期書法的變奏
元代中期以后,江南爆發了農民軍起義,還有關于帝位的宮廷斗爭,社會開始不太平了。這些,對藝術家的創作心態、書法面目都有極大的影響。象楊維楨的粗頭亂服,倪瓚的尖峭冷逸,都可以看作是對當時時局的曲折反映。
元中,書壇依然籠罩于趙孟頫書風之下。直至康里巎巎、楊維楨出,書風始令人耳目一新。康里巎巎行草書見長,尤得章草筆意,通篇視之,有"大刀斫陣"之聲勢,其代表作有《書李白詩卷》、《述筆法》、《漁父辭》等。楊維楨書法雜和眾體,以行楷書見長,布局參差,用筆狂放,墨法大膽,代表作有《張氏通波阡表》、《真鏡庵募緣疏》、《題鄒復雷畫春消息卷》等。康、楊之外,尚有虞集、揭傒斯、柯九思、張雨、郭畀等書家。
元后期,吳鎮(代表作《心經卷》)、倪瓚(代表作《淡室詩》)二家,同時均居繪畫"元四家"(黃公望、吳鎮、倪瓚、王蒙)之列,書畫相參,自成高格。而饒介、俞和二家,亦頗有法度。其他諸家若管道升、趙雍、吳睿、錢選、錢良右、僧維則等,亦各具面目。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