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藝術頻道 > 書法繪畫 > 名家推薦

我從來沒有對自己滿意--《沈鵬草書張九齡感遇詩四首》新書發布

時間:2016-11-13 17:39:56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小春點擊:

  沈鵬在新書發布會上

  近日,書法家沈鵬新作《沈鵬草書張九齡感遇詩四首》長卷由長春出版社出版,10月25日,該書發布會在北京舉行。

  張九齡為唐朝賢相,后為李林甫所譖罷相,寫有著名的《感遇》詩十二首,其詩藝術境界的“富寓意、語言質樸勁煉,寄慨深遠”,沈鵬“油然而生敬意”即興以草字書其四首。孤清高潔的詩興與他進德修業的藝術本心皆寄慨于七米長卷中——浩浩進取之意,卷舒于筆墨奇變之間,與張九齡的《感遇》詩一樣,該長卷無意之中亦入爐火純青之境。

  沈鵬晚年的草書信息量很大,草書新作《張九齡感遇詩四首》長卷,更多的是將草隸的寬博凝練之意與北碑的古勁險拙之趣,融注于“二王”帖系草書共性的血液之中,簡約而又純粹,古質更有新意,開張練達,縱橫馳騁,如羚羊掛角,不露痕跡——這是沈鵬積70多年博涉約取之功,守常思變,融會貫通的成熟結晶。

  縱觀沈鵬的草書長卷,洋洋灑灑,巍然太極。細察其用筆、點畫、結字,亦不離規矩法度,又能依草書之理隨勢知變,連牽絲映帶絕不雷同,時得新理異趣,耐人品讀。“感”“橘”二處草意狂放,形成了兩次高潮,第一次“感”字如華山之奇險,第二次“橘”字似泰山之穩安。整篇“一氣吹去,欲飛欲舞”。最后作者以獨具碑帖融會意義的“沈體”小行書作跋收尾,意味無窮。

  規矩謹嚴而用筆鮮活,結字與字之組合參差穿插,拙中見巧,妙于變化——傳統功力與新理異趣迭出,是沈鵬草書高品位、開脈流,被當代人公認的重要原因之一。草書《張九齡感遇詩四首》長卷,代表了沈鵬目前勇于探索的高度,也代表了當代草書領域推陳出新的高度。“沈草”在靜心修煉、融會貫通中形成的獨具魅力的藝術語言,藝冠當代,值得學習。

  沈鵬表示:真心地說,我從來沒有對自己滿意,即便有,那也是相對的——學習是畢生任務。“融合”一向是我的目標,我還需努力攀登,不負眾望和藝術良心。在發布會上沈鵬還講述了先賢的細節,他說:“文征明寫信給友人,寫完后即使是語句沒有變化,卻還要重復書寫以達到自己在藝術創作上的滿意,蘇軾也常常如此。其實寫信本來是實用性書寫,卻可見古人對書寫審美要求之高,這種寫字的態度值得我們后人學習。我以為所謂創作,不是簡單的為己或為人,是我發自內心地想與人在互相探討中得以提高。我平時身體狀況不好,即使知道完成后會感到疲憊與不適,但內心有強大的創作欲望時會通常就不記得自己年事已高了。大家祝福我有更多的好作品,對我是壓力也是激勵。珍惜生命的每一分鐘,保持創造性思維是我所追求的,感謝大家的厚愛。”(記者 閆敏)

《草書張九齡感遇詩四首》書影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