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暉閃耀——記著名詩歌作家龐波先生詩歌情懷
龐波先生
龐波,筆名知田,甘肅蘭州人。中共黨員,一九六九年八月參加工作,先后在交通、組織、旅游、政法、人事、人社等部門工作。中國詩歌學會會員,甘肅省作家協會會員。
工作中的龐波先生
龐波先生曾在全國和省級報刊發表散文、雜文、調查報告、理論研究文章200余篇,部分作品收入知識出版社出版的《砥石集》,理論研究文章多次獲獎。
編著出版了《聯苑擷英》《秉燭耕耘》《回顧與思考》《思行予政》《政余遣興》《知田種田》6部圖書。先后主編了《甘肅旅游交通圖冊》《政府效能建設理論與實踐》《職業修養》等。《中國報告文學》2020年第1期總第326期刊登了由龐波撰寫的《鄉愁永恒——來自蘭州廟灘子的記憶》長篇報告文學;2020年10月甘肅文化出版社出版的《盛世華章》上卷.舊體詩收錄了龐波13首詩詞;2020年《人文甘肅》系列叢書收錄了龐波撰寫的《三國文化烙下的甘肅歷史印記》的文章。2020年12月蘭州市政協刊物《諍友》刊登了龐波撰寫的《滔滔黃河育英雄……明朝御史鄒應龍的故事》。
龐波先生作品集
2020年1月8日至2020年1月13日由龐波率蘭州歌舞劇院創排的、并被國家確定的中國永久性保留舞劇《大夢敦煌》劇組120人,受美方邀請赴美國紐約林肯中心大衛.寇克劇院演出四場,共有10156名美國觀眾觀看了演出,引起轟動,龐波和中國駐美國紐約總領事黃屏分別代表中國和中國甘肅致辭。
《莫高窟》(龐波)
龐波以極大的熱情推介,挖掘黃河文化,創意策劃了話劇《天下第一橋》。
《天下第一橋》是一部反映歷史真實的舞臺劇,該劇獲得了話劇最高獎項“金獅獎”和文化部的文華獎。這部由龐波先生舉鼎策劃,李維平、王元平先生編劇的作品于2012年6月26日在甘肅大劇院揭開了神秘的面紗。首場演出便令人刮目相看,贏得了社會各界的認同。2012年7月18日這部大戲在全國上百臺舞臺劇目中脫穎而出。這既是甘肅省唯一一部入選作品,也是繼《絲路花雨》《大夢敦煌》之后甘肅省第三部舞臺藝術精品。
2020年,龐波集歷年所做詩詞,結集出版了《即興詩情》。他的作品中質樸中流露出他創造境界的雕琢美意,有詠物,有感賦,有記事,有歷史,有親情,他用贊賞的筆調描繪山川,用欣賞的眼光記錄火熱的生活,在龐波的詩集里處處洋溢著濃郁的家鄉之情。
詩集《即興詩情》
著名書法家哈建設評《即興詩情》:
即興即詩昆侖意,吟物吟景錦秀志。
萬種皆在取舍間,抒情喻理飛花筆。
作人不倚將軍勢,飲酒豈顧尚書期。
蓬萊文章建安骨,隴右自古多俊士。
哈建設評詩
賀國龍評詩
龐波先生對甘肅旅游文化事業有著獨特的見解。
在《“三國”文化烙下的甘肅歷史印記》這篇文章中,龐波先生通過對分析解讀三國時期隴上故事與杰出隴籍人物,充分證明了“三國”文化在甘肅是一個名氣大、叫得響的文化元素,是一張馳名中外的旅游文化名片,它同甘肅境內的絲路文化、敦煌文化、伏羲文化、黃河文化、紅色文化等同屬于甘肅的絢麗文化瑰寶,是甘肅文化形態的重要支撐。
指出要充分認識到“三國”文化是甘肅文化旅游的重要內容,必須不斷傳承、深入挖掘和大力宣揚,尤其要注重“三國”文化中隴上故事和隴上名人與具體的旅游文化事業相結合,做“大文章”、做“好文章”,精心打造甘肅“三國”文化品牌,實現古為今用,使“三國”文化成為甘肅文化旅游的新名片。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