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心凝鐵質 清骨自崢嶸|
讀旭宇先生文人山水畫感懷
——作者:趙景宇
至高幽僻處,
石筍一孤生。
冷峻觀天下,
從容向遠橫。
凈心凝鐵質,
清骨自崢嶸。
寧作青云伴,
雜叢不與爭。
深夜,品讀旭宇先生的文人山水畫,我不由得吟詠而出了這樣的詩句!
是的,這是我發自肺腑從心底發出的靈魂心聲!
屈指算來,和旭宇先生相識、相往、相知已二十余載,期間多以詩詞、書法交游唱和,這一次,卻從未料想,竟然和旭宇先生在他的山水世界中相遇了。
旭宇先生青年時代以新詩出道,久負詩名。中年傾心于書法,成為卓然名世的書法大家。耄耋之年乃作古體詩詞,書雅逸的行書筆意,繪富有詩情的文人山水畫,以高古的繪畫境界和超拔的藝術格調,蔚然自成一家!
旭宇先生的文人山水畫,絕非一時技癢之作,先生經年研學《老子》與《莊子》,在其深厚的文化滋養下執守正念、明心見性的靈智之果。宗炳在《畫山水序》中講到“山水以形媚道”,“圣人以神法道”,山水既為“道”之表現,亦必是“神”之表達。以我的眼光來看,旭宇先生恰恰是懷著一顆沉實的“道心”進入到作畫的狀態中去的。品味旭宇先生的文人山水畫,可以深刻體會到其“文以載道”的藝術思想和文人情懷。我知旭宇先生極為推崇倪云林(倪瓚)。倪瓚有詩云,“何人西上道場山,山自白云僧自閑。至人不與物俱化,往往超出乎兩間。洗心觀妙退藏密,閱世少年如一日!鄙届o日自長,千年如一日,確然如此!我想,此為倪云林所深悟的永恒之境,在旭宇先生的山水畫里得以明證。旭宇先生以“與天地精神相往還”的情懷、格局與境界,其筆下,無論蒼鮮盈階,落花滿徑,松影參差,禽聲上下,明月清風,抑或午睡初足,旋汲山泉,撫琴而歌,焚香煮茶,品茗論道,皆可清晰地照見旭宇先生的內心世界:于清簡中見沉厚,渾淪透逸,風規自遠。
石濤在《畫語錄》中講到,“一畫明,則障不在目,而畫可從心,畫從心而障自遠矣”。概言之,旭宇先生的山水畫境若一泓清流從其詩中參悟而出,而其詩更是出乎己心,足見旭宇先生精研力學之深,體察藝術之妙,實感佩也!
旭宇先生八十遐齡之后抒懷所作文人山水畫,實為其心境的視覺表達,它使人強烈地感受到,如此這般的山水“總非人世間所有”,看那紛擾的塵寰遠去,喧囂的聲響業已滌蕩盡無,展現出的是一片充盈著荒天邃古的靜寂世界,我想,中國的山水畫藝術,在一定程度上講,不就是為了諦聽這一永恒的靜寂之音嗎?
癸卯冬月,徜徉于旭宇先生在其文人山水畫世界里閑居理氣,拂觴鳴琴,披圖幽對,坐究四荒,不違天勵之藂,獨應無人之野。但見峰岫峣嶷,云林森眇,圣賢映于絕代,萬趣融于神思,復何為哉,暢神而已,實在是愜意而又曠達!旭宇先生的文人山水畫,詩、書、畫、印相互生發,承載著深厚的藝術含量和文化力量,而旭宇先生所努力構建的這片精神家園,在開掘和引領人性之美的同時更加凸顯出了其燭照東方的智慧。
2023年11月30日于京華
旭宇先生影像
旭宇,號白陽,1939年出生于河北省玉田縣。著名書法家、詩人、學者,畫家。中國書法家協會第四、五屆副主席,中國散文詩學會副主席,河北省政協文史館名譽館長,河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名譽主席,河北省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曾任河北省人民政府參事室參事,及兼任多所髙?妥淌。其著述頗豐,出版有詩集、書法集、畫冊、學術著作等五十余種;河北大學建有旭宇藝術館,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書法家協會等單位曾舉辦“旭宇藝術研討會”;國內學者著有《旭宇傳》《走近旭宇》《中國書法千年轉身——旭宇今楷初探》等專著。旭宇集詩書畫于一身。晚年所著《寄給歷史之書札》及其草稿、《白陽評議唐詩卷》、《老子與書畫》等專著在文壇影響深遠。尤其八十歲后,他以傳統深厚學養染翰丹青,繼古開新,獨標清雅,備受關注與肯定。
《千里一揚音》 98cmx55cm 2021年
旭宇文人山水畫作品賞析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