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藝術頻道 > 民俗藝術 > 民俗風情

紅古區--蘭州市紅古區歷史文化

時間:2015-11-27 08:57:08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馬海花點擊:

社會保障

2014年紅古區累計投資1.54億元,將810名失地農民納入保險范圍,提高了城鄉居民低保、養老保險、新農合等10個方面社會保障標準,解決了上街、大砂等村2831人的安全飲水問題,改造農村危房600戶,新建農村互助老人幸福院、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各4個。

教育事業

2014年紅古區有各級各類學校43所,其中完全中學1所、獨立高中2所、獨立初中3所、九年制學校3所、小學31所,幼兒園2所、職業中學1所,有教職工2163人,在校學生人數達到18854人。

2014年,投資7638萬元,實施了海石二小教學樓、區職教中心實訓樓建設和海石灣幼兒園改擴建等項目,完成了18所標準化學校建設任務,改造C級危房3.89萬平方米;為42所學校配備安保人員65名。

文體事業

2014年,紅古區投資1.65億元,區體育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天韻七彩文化城建設和紅古民間藝術館改造提升工程全面完成,溪龍谷文化產業園、窯街煤電文化體育中心等項目加快實施;新建體育惠民工程1個、全民健身場地18個,成功舉辦了第三屆紅古區運動會。

醫療衛生

 

<a href=http://m.jitongbianyaqi.com/news/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甘肅</a>省人民醫院紅古分院

2010年紅古區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46家,其中有二級醫院3家、鄉鎮衛生院4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6家、社區衛生服務站8家和38家村衛生所,有病床數892張,衛生工作人員1475人,人均醫生3.0/千人,人均護士2.9/千人,人均床位為6.3張/千人。形成了以區醫院、區疾控中心、區婦保所為龍頭,以4家鄉鎮衛生院、6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骨干,以38家村衛生所、8家社區衛生服務站為網底,醫療、疾病控制和婦幼保健三網并行,協同作戰的三級醫療預防保健衛生服務網絡。

2014年,甘肅省人民醫院紅古分院掛牌,改造提升了鄉鎮衛生院和村級衛生所,新建標準化村衛生所12個。

交通

 

紅古區交通圖

紅古區位于蘭州、西寧兩大省會城市的幾何中心,是內地通往青海、西藏的咽喉通道,也是連接歐亞大陸橋的戰略通道。有國道109線、蘭青鐵路、京藏高速公路、蘭鋁鐵路專用線貫穿全境,一小時內可西達青海西寧,東抵蘭州。海石灣站是青藏鐵路公司二等車站。

歷史文化

永寧寺遺址

永寧寺遺址位于平安鄉張家寺村"寺洼"果園以北,座北朝南。四周是高達7米的土堡,底寬2.5米,頂寬1.5米。鑄鐵鐘兩口(大鐘口徑4尺,小鐘口徑2.6尺)。藏文大經24部,小經24部,每部大經重60斤,小經重20斤。寺東槐樹處(原名叫"塌方灣")有五座方形磚塔,塔高1.8米。清順治年間焚毀,后重修。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毀于兵燹,清嘉慶十三年(1808年)又重修。清同治四年(1865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又毀于兵燹,僅存寺前照碑。民國7年(1918年)北大殿原址上修了三間經堂,其規模遠不如以前,這次重修改名為"張家寺"。在明、清時期,曾與皋蘭"石洞寺"、夏"拉卜楞寺"為三大佛教圣地。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