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教育頻道 > 考試資訊 > 其它考試

正確看待"藝考熱":必須分清喜歡和熱愛的區(qū)別

時間:2018-04-03 16:49:47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馬彥程點擊:

正確看待藝考熱:必須分清喜歡和熱愛的區(qū)別

日前,在天津音樂學院備考區(qū),考生在考試前熱身。 新華社 圖

3月正是藝考季。安徽考生羅可報考了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專業(yè),雖然考前作了反復練習和充分心理準備,但結果還是落榜。更讓她始料不及的是,今年表演專業(yè)的錄取比例竟然是194:1。“競爭太激烈了,真是天外有天。”她說。

事實上,這樣的競爭程度在今年藝考中很常見。比如,北京電影學院導演專業(yè)的錄取比高達230:1;中國傳媒大學藝考的播音與主持藝術、表演、廣播電視編導(電視編輯方向)三個專業(yè)今年報名人數(shù)再創(chuàng)新高,表演專業(yè)的報錄比達到327:1。

中國美術學院今年報名人數(shù)較去年增長20%,報錄比近50:1;上海戲劇學院今年報考人數(shù)較去年增長9000人次,表演專業(yè)報錄比達126:1。

隨著熱度升高,考試難度、文化課難度都在不斷攀升,“最難藝考年”這個定義隨之連年刷新。不少人認為,藝考熱是一種“虛火”,是浮躁的表現(xiàn),修煉內功,注重內涵才是應有之道。也有人認為,青春追夢無可厚非,這也反映了我國文化產業(yè)蓬勃發(fā)展對人才的需求。如何正確看待“藝考熱”?藝考生應該如何應對“藝考熱”?日前,記者就此采訪了藝術院校相關專家。

藝考難在哪

3月初,是北京電影學院藝考的日子,分為一試二試和三試,一關一關,“挺難的,挺磨人的,心一直揪著。”羅可說。從高二開始,她已經在各種藝考培訓機構上課,形體、表演、朗誦等功課非常忙碌,這次考試后,她的重心將轉到文化課上來。

黑龍江考生陳希爾沒有闖關成功。一試后她出來得很早,笑語盈盈,她表演了朗誦。“實際上,這個最考功夫,能看出潛力”,她是和姨媽一起來到北京考試的,她說,“能進入北影考試,我已經很高興了。現(xiàn)在這么多考生,到三試就會淘汰很多很多,當是一次學習機會也很好。”

一位河北張家口的家長告訴記者,他們全家是自駕來到北京考試的,女兒今年報考了北京電影學院的錄音專業(yè)。“一方面,這個專業(yè)在全國排名靠前,另一方面,這個專業(yè)要求才藝,門檻較高,我女兒鋼琴已經考過了10級,相對有一些優(yōu)勢。”

不僅是銀幕前的表演專業(yè)院校,美術、戲曲、音樂等專業(yè)院校報考規(guī)模都在不斷攀升,北京電影學院副校長孫立軍在給記者介紹報考特點時,提到一個細節(jié),外國留學生報考比例也在上升。“不僅是東南亞考生,也有很多歐美考生報考我們學校。”

在這樣的層層升溫中,考試難度自然水漲船高。一方面在于文化課難度的提升,另一方面,一些藝術院校出現(xiàn)了“減招”現(xiàn)象。尤其是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專業(yè)本科就從去年的75人,減少到今年的50人。孫立軍告訴記者,“藝術院校注重內涵式發(fā)展,質量為王”,不但有高考統(tǒng)考的要求,在藝考初試過程中文化課的知識點也是貫穿始終的。“藝考學生不需要重視文化課是一種誤解。”孫立軍說。

藝考青睞哪類學子

“藝考青睞有夢想的學子,不愿意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要被報考人數(shù)嚇到,要勇于追夢。”孫立軍告訴記者。

要測試越來越多的學生,如何保證人盡其才,得英才而育之?中央音樂學院副院長周海宏告訴記者,秘訣是“要把樂于此道和善于此道的學生挑出來。藝考不是退而求其次的選擇,不是說文化課不好,就轉來學藝術。當然,近年來持這類觀點的學生越來越少,藝考青睞真心愛藝術的孩子”。

越來越多的考生走入藝考的考場,會不會有盲目的因素?孫立軍提醒考生,要分清“喜歡和熱愛的區(qū)別”。

孫立軍說:“喜歡藝術的人很多,但熱愛和喜歡是不同的,熱愛是有行動力的,如果你僅僅喜歡看電影,這不是夢想,如果你喜歡看電影,會在業(yè)余時間鉆研電影,寫影評,會買書看,會為這個目標而努力,這才是熱愛。”

北影動畫學院院長李劍平也表示:“希望考生是有信心、有能力又熱愛自身專業(yè)的孩子。”

藝考熱需要降溫嗎

藝考熱度不降,音樂、美術、戲曲、動畫,每一個學校,每一個專業(yè)報名人數(shù)都連創(chuàng)新高,這是“虛火”嗎?這樣旺盛的火苗需要降溫嗎?

孫立軍認為,這和人們的精神需求是分不開的。“隨著我國文化產業(yè)的蓬勃發(fā)展,大家的精神需求也在不斷提升,與此相適應的,電影、電視劇、新媒體、VR新技術都在不斷發(fā)展。電影是科學與藝術的結合,不是一兩個明星的藝術,更多的是幕后的藝術。從藝考院校教師的角度,我覺得這些專業(yè)都吸引了很多考生,說明這不是‘虛火’。我們的導演專業(yè),報錄比已經超過了表演專業(yè)。編劇專業(yè)以及今年新設立的數(shù)字媒體藝術專業(yè)、產品設計專業(yè)等四個專業(yè)都非常熱門,說明了我們的人才需求導向。”孫立軍說。

藝考“高熱”的這幾年間,學生的綜合素質有哪些不一樣?周海宏表示:“改善最大的是省市級藝術院校,學生的整體水平有明顯提升。”

“我認為,藝考熱總體來說,是一個好事。我們迫切需要提升的是審美能力。對一個孩子來說,科學和藝術是同樣需要的,都是他綜合素質的一部分。我們在這方面的人才很少,藝術高校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遠遠滿足不了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藝術需求。北京市有2300萬人口,假設每個家庭如果每年聽一場音樂會,需要多少劇場?需要多少人才?中間缺口很大,因此,藝考、藝術教育是方興未艾的。”

從這個角度,周海宏認為,藝考熱還會“升溫”。他拿黑龍江省的數(shù)據(jù)舉例,“黑龍江省有一個本科藝術高校,哈爾濱音樂學院,這所高校是2015年成立的。這所學校每年的招生規(guī)模是800人,而整個黑龍江省的大中小學校如果把音樂課開齊,需要3萬名左右教師,需要這個高校培養(yǎng)30多年。這只是一個縮影,很多地方都存在這個問題,我們的藝術教育人才稀缺,很多省級市的中小學校都開不齊藝術類課程,到了縣級市更是師資匱乏。”

盡管人才稀缺,但周海宏認為,藝術類高校在培養(yǎng)上也存在一定問題。“應該需求側發(fā)力,供給側改革,藝術高校的從業(yè)人員也要想清楚,‘藝術到底有什么用’這個問題。我們在培養(yǎng)人才上,要有分層,不能所有的藝術高校都按照‘大師’培養(yǎng),我們還要培養(yǎng)未來的藝術教師、樂團成員、幕后工作人員,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藝術需求。”(來源:光明日報)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lián)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