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東京11月15日報道(記者藍建中)日本京都大學一個研究小組在新一期的美國在線科學雜志《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卷》上報告說,3歲半左右的兒童已經具備了通過觀看對方的表情來推論對方在思考什么的“讀臉”能力。這一成果顯示培養讀懂表情的能力需要花費時間,對于弄清人類如何獲得思維能力也是一個重要成果。
雖然人們此前已知人類在嬰幼兒時期就會經常觀看大人的面部,但是兒童何時開始像大人那樣能夠讀懂對方的心理狀態卻一直沒有弄清。
此前曾有研究報告指出,4歲至4歲半的兒童已經獲得了通過語言推論對方心理的能力。京都大學研究生院教授明和政子率領的研究小組推測,兒童通過視覺推論對方心理的能力應該更早具備。他們讓15名20多歲的成年人、16名平均年齡3歲半的兒童和16名1歲的兒童觀看兩個錄像,錄像分為向杯子里倒果汁的行為(符合預測的行為)和將果汁故意倒在桌面上的行為(出乎意料的行為),然后用特殊的儀器記錄他們的視線,比較了視線跟蹤出場人物表情的時間。
結果發現,1歲的兒童都是一直在觀看出場者的面部,但是3歲半兒童的視線集中在向杯子里倒果汁和向桌面倒果汁的行為上,倒果汁的行為結束后視線會移動到出場者的面部,但是觀看向桌面倒果汁的行為后,觀察面部的時間更長,這個傾向與成年人幾乎相同,只是觀看兩種行為的時間差比成年人要小一些。
研究小組認為,觀看了將果汁倒在桌子上這種出乎意料的行為之后,表明兒童對表情的關注提高,是在有意識地推測行為者的心理狀態,想弄清原因。這一實驗顯示人類在出生三四年之后已經獲得了通過面部表情來領會對方想法的能力。雖然嬰兒也會經常觀看大人的面部,但是這有可能是為了引起關心,從而提高生存的可能性,目的并不相同。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