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部火炬中心印發《關于通報國家高新區評價(試行)結果的通知》(國科火字〔2021〕48號),根據公布的2020年度國家高新區評價結果,蘭州、白銀高新區在全國169家高新區中綜合排名分別位列第65名和第128名,較上年排名分別上升5位和1位,在“十三五”收官之年,在全國各高新區努力爭先進位的背景下,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據統計,2020年,自創區地區生產總值(GDP)預計達到420億元(蘭州高新區292億元、白銀高新區128億元),比2019年增長5.86%;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預計17.48%(蘭州高新區18.3%、白銀高新區15.6%),比上年提高2.09個百分點;全社會R&D投入占GDP比值預計為4.05%(蘭州高新區3.45%、白銀高新區5.46%),比上年提升0.02個百分點;現有高新技術企業436家(蘭州高新區365家、白銀高新區71家),占全省35.48%,比2019年增長17.52%。其他各項創新指標均領跑全省。
國家高新區評價是國家創新調查制度的工作內容之一,由科技部火炬中心組織實施,科技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和中國高新區研究中心聯合發布,每年從知識創造和技術創新能力、產業升級和結構優化能力、國際化和參與全球競爭能力、高新區可持續發展能力等四個方面,對全國國家高新區進行綜合評價。評價報告以總指數形式呈現國家高新區創新能力的發展,揭示國家高新區的創新能力建設和創新發展績效,對國家高新區創新發展進行動態監測。
國家級高新區從1988年起步,歷經30多年的發展歷程,總數達到169家,集聚了近2萬家各類創新載體,全國一半的孵化器、眾創空間,并開始從產業園區向科技生態社區轉變,注重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和新興業態的培育,發展質量明顯提高。一大批有世界影響力的創新型產業集群在國家高新區形成,中關村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武漢東湖的光電子、張江的集成電路、天津的風能產業規模分別占到全國的11%、50%、35%和30%。2020年7月,國務院發布《關于促進國家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將國家高新區建設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示范區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兩大發展定位。
2018年2月,國務院批復我省依托蘭州和白銀兩個國家高新區建設自創區,旨在把蘭州高新區、白銀高新區建設成為科技體制改革試驗區、產業品質躍升支撐區、人才資源集聚區、東西合作發展先行區、生態文明建設引領區。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和各成員單位及建設主體的共同努力下,自創區呈現出建設路徑基本精準、創新動能進一步激發、創新效能有效提升、主導產業加快發展、區域協作務實加強等積極態勢。
省科技廳作為自創區領導小組辦公室,下一步將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不斷提高適應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能力,對標高新區發展的短板,堅持問題導向,更加注重增強自創區創新發展能力,更加注重優化自創區創新政策供給,更加注重提升自創區產業核心競爭力,更加注重培育自創區新經濟新動能,通過更徹底的放權、更有效的激勵、更優質的服務,加快推進國家高新區“增量進位”,奮力推動自創區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
(來源:甘肅省科學技術廳)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