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科技頻道 > 業界要聞

夢想從這里起航——第三屆“科普甘肅.暢想未來”2021年臨夏、甘南品學兼優學生蘭州研學活動側記

時間:2021-10-04 20:23:24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小春點擊:

中國甘肅在線蘭州訊(趙小春報道)金秋時節瓜果飄香黃河岸邊,風景如畫

102日,金城蘭州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100名臨夏、甘南兩地品學兼優的小學生來到蘭州開啟了國慶期間短暫的研學之路。

現在大家看到的這座橋叫蘭州中山橋俗稱‘中山鐵橋’‘黃河鐵橋’,位于蘭州濱河路中段北側,白塔山下、金城關前,建于公元1907(清光緒33),是蘭州歷史最悠久的古橋,也是5464公里黃河上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橋梁,因而有‘天下黃河第一橋’之稱聆聽甘肅省社區科普研究會心理咨詢師荊萌富有感染力的講解,孩子們個個臉上露出了好奇的目光。黃河水波濤洶涌,人們如何在水上修橋?來自臨夏新華小學的陳家祺同學好奇地問道。

佇看三月桃花冰冰泮河橋柳色青中山橋前身系黃河浮橋清光緒33(1907),清政府在蘭州道彭英甲建議和甘肅總督升允的贊助下,建起了黃河第一座鐵橋,初名蘭州黃河鐵橋1942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而改名為中山橋,橋名沿用至今。隨著時間的流逝蘭州市區在黃河上已架起了10多座造型美觀結構新穎工藝先進氣勢不凡的鐵路公路橋。這座古老的黃河鐵橋已不是溝通黃河南北的唯一通道了。盡管如此人們還是敬仰它觀賞它。因為它一部史詩飧刻著蘭州古往今來歷史的變遷展示了蘭州人民燦爛藝術的畫卷。

當天上午,100名研學的小學生在指導老師、志愿者的引導下,觀賞游覽了黃河母親水車園中山橋孩子們聆聽講解的過程中提一些問題。水車那么神奇,轉動的時候能把黃河水“舀”起來,黃河母親雕塑太形象了……藝術家的神奇之筆給孩子們帶來了無限的遐想。

臨潭縣六小六年級學生馬曉麗說,第一次來蘭州,經過幾天的參觀學習,把以前在電視上看的事物我親眼看到了。在海洋館看到了海豚表演、鸚鵡表演,動物優美的舞姿讓我很好奇,百年中山橋見證了蘭州的發展。回去以后,我要把這次看到的聽到的告訴小伙伴們,今后我要好好學習,長大以后回報祖國。

活動主辦方代表、甘肅省社區科普研究會副會長、蘭州文理學院教育學院副院長王成德教授說,通過研學活動讓孩子們接受良好課外教育,拓展學生知識視野,豐富學生的生活體驗,讓學生能在研學的過程中陶冶情操、增長見識、體驗自然和人文之美、提高學習興趣,提升綜合素

中國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不登長城非好漢,不游黃河心不甘。這句話雖然非常簡單,卻道出了無數炎黃子孫對母親河——黃河的向往和眷戀之情。

離開中山橋,學生們來到黃河母親雕塑廣場。無數的詩人和文學家都曾用最美的語言贊美黃河母親,其中有一位說的很好,他說,黃河啊,千百年來哺育了我們整個中華民族,因為黃河的顏色浸染到每個人的皮膚上,因為黃河的精神融入到每個人的靈魂中。  作品黃河母親由母親和嬰兒兩個形象,寓意深刻:黃河源遠流長,生生不息,胸懷博大,她所養育的中華民族,生氣勃勃,天天向上,幸福安樂。 黃河之濱也很美。日夜轉動的蘭州水車傳頌著黃河兩岸的百年故事。水車通過堰間小渠,河水自流助推水斗舀滿河水,等轉至頂空后再傾入木槽,源源不斷,流入園地,以利灌溉。   眼下的黃河兩岸園中有園,景中有景,母親河黃河滾滾東流,養育著一代又一代勤勞善良,積極向上的隴原兒女。

坐落在安寧區的甘肅科技館是孩子們成就科技夢想的天堂“體驗科學、感悟創新、和諧發展”為展示主題展館由序廳、中庭、常設展廳、臨時展廳、巨幕/4D二合一影院、球幕影院及科學實踐與體驗中心、學術報告廳等功能分區,400余件(套)展教品構成。來到科技館航空模型、火箭模型、帆船逆行等模擬試驗吸引著孩子們的目光。

游覽了中山橋、參觀了科技館的廣河縣三甲集小學六年級學生馬萍高興的說,在這里我真正感受到了中國科技的發達和祖國的繁榮昌盛,我們要好好珍惜現在的生活,好好學習,將來為祖國貢獻力量。

和政縣新莊學校楊艷老師說,第一次組織并參加這樣的活動,感到非常高興。這個平臺很好,給農村的孩子提供了開闊眼界、拓展思維、增長見識的機會,給老師們提供了能力提升和素養提高的機會,在科技館參觀學習我們真正感受的了高科技的力量,我們要好好把握這次機會,讓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增強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放飛夢想,展望未來。百年中山橋、最美黃河母親、科幻科技館,讓這些來自大山深處的孩子們體會到了科技的力量,藝術的魅力。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