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谷楓 北京報道
6月底股市進入深度調整之后,市場便常有個股大面積跌停的情況,而8月3日再現500多家公司跌停,創業板指數更是大跌5.53%。
一系列“救市”的信號,再度通過盤面展現出來。
這一日,上證指數僅僅下跌了1.11%,而上證指數沒有像創業板那樣大跌的原因,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正是來自于“國家隊”對銀行、煤炭等權重板塊的護盤。
比如,北京某券商分析人士受訪時坦言,銀行股和煤炭股的先后拉升,實則并沒有基本面支持,甚至說是背道而馳的。他推測,這正是資金集中購買權重護盤。而銀行、兩桶油以及煤炭行業是現在主要維穩的籌碼。
實際上,在此次A股暴跌開始之后,權重股作為指數穩定器,被“國家隊”一筆又一筆的大單封住。
這些“權重股”背后呈現出的國家隊的“底價”和“底牌”規律,是否可以作為投資人捕捉低風險標的的風向標,變得十分耐人尋味。
背離大盤指數
2014年底開始的這一波氣勢洶洶的牛市中,創業板創造了估值的奇跡。但是權重股,兩桶油或是在整個A股市場中市盈率最低的銀行股,同期大都未出現類似幅度的大漲。
同樣,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統計數據,股災來臨之后,權重股也走出了與大盤相背離的走勢。
根據IFIND數據顯示,相對上證指數的漲跌幅從今年初到大跌前夕(選取了6·16日此輪股市最高點)先是中國石化(600028.SH)、中國石油(601857.SH)相對于大盤的漲跌幅分別為-36%和-39%。
而幾只銀行股重權興業銀行(601166,股吧)(601166.SH)、浦發銀行(600000,股吧)(600000.SH)、民生銀行(600016,股吧)(600016.SH)、招商銀行(600036.SH),相對上證指數的漲跌幅分別為-37%、-33%、-57%和-34%。
同期,創業板龍頭的樂視網(300104,股吧)(300104.SZ)和東方財富(300059,股吧)(300059.SZ)相對于大盤的漲跌幅分別為52%和115%。實際上,樂視網和東方財富還并不是這一輪漲幅最兇猛的股票。
從以上數據不難看出,權重股在牛市中實際大幅跑輸了大盤。
然而當大盤在5178點觸頂之后,權重股迎來了其“使命”時刻。
從6月17日開始截至8月3日,在此期間大盤指數擊穿了4000點,在3700點-3600點之間上演了慘烈的護盤保衛戰。
但在此期間,權重股卻逆勢走出高光行情。
以兩桶油為例,中國石化和中國石油在6月17到8月3日的區間內相對于大盤的漲跌幅為8%和13%,而興業銀行、浦發銀行、民生銀行、招商銀行等幾只銀行股權重相對上證指數的漲跌幅分別為10%、10%、17%和19%。
而個股的漲跌幅方面,上述的這些權重股在6月17到8月3日的區間中幾乎所有股票的跌幅都小于10%。
值得注意的是,7月7日救市階段性有效果之后,上證指數一路又殺回了4000點之上。而在這個階段中,權重股再次表現了其與大盤走勢相背離的屬性。這個小區間內,領漲的皆是前期超跌個股,而權重股走勢并不理想。
在7月7日到7月23日,階段性反彈的這個區間內,兩桶油中國石化和中國石油相對于大盤的漲跌幅分別為-13%和-5%,興業銀行、浦發銀行、民生銀行、招商銀行等幾只銀行權重股相對上證指數的漲跌幅分別為-10%、-5%、-10%、-13%。
中信證券(600030,股吧)一位分析師對記者也分析道,本輪反彈行情特點較為明顯,超跌股成為領漲角色,權重股表現不佳,尤其是上證綜指接近4200點之后,護盤的權重股反而成了領跌角色,這給市場信心造成較大沖擊。不過之后權重股在3600點附近構筑了新的防線,國家隊一改之前主動掃貨的方式,變為大量買單的承接,封死下跌空間,市場因此而回穩。
權重股護盤邏輯
那么為何權重股走出了與市場相背離的走勢?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原因要歸結在權重股是首選的救市股票標的。
以7月7日千股跌停的局面為例,當天市場大多數股票牢牢封死跌停板的大背景下,上證指數卻小幅下跌1.29%,并穩守在3700整數關口之上。然而,與之相比的是,當天其它市場指數的表現就不如人意了。其中,深證成指重挫5.8%,中小板指數暴跌6.19%,而創業板指數也大幅下挫了5.69%。
縱觀7日的盤面,銀行、保險以及石油等權重板塊漲幅居前。其中,銀行板塊暴漲了6.57%,而保險板塊也大幅飆升了9.13%。至于近期備受市場關注的兩桶油,同樣出現了逆勢大漲的走勢。
以中國石油為例,在近期股市運行重心不斷下移的同時,其股價卻出現了逆勢大幅飆升的格局,其間累計最大漲幅已經超過了30%,而其最高價格也一度突破14元關口。
從該日表現不難看出,救權重股便等于就指數。
但這一護盤思路也遭到了市場的質疑。
一位華泰證券(601688,股吧)的分析師對記者表示,資金顯著關照主板指數而放任創業板和中小盤股,創業板指岌岌可危,假若創業板指創新低,則對整個市場的交易層面都有不利影響。
該人士進一步指出,猛拉超級權重股票來撬動指數,成為國家隊在二級市場上典型的救市行為。但是,因這類權重股票的市場影響力巨大,而在其拉升過程中,實則間接收縮了其它中小市值股票的流動性,由此加劇了這類股票的流動性危機。
事實上,隨著救市進程的深化,決策層也意識到了中小板塊需要支持。7月8日證監會提出,為恢復市場正常交易,證金公司將在繼續維護藍籌股穩定的同時,加大對中小市值股票的購買力度,緩解市場流動性緊張狀況。
但從整個救市資金的買入進程和結果來看,救市的投向仍然集中于權重個股,以期達到救指數的效果。
深諳趨勢之道的投資人,希望通過捕捉權重股和成長股走勢的邏輯,尋找低風險的趨勢投資機會。這個趨勢的規律是否真的能夠延續?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