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精準發力決戰貧困 來自甘肅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報告

時間:2016-04-01 09:35:35來源:每日甘肅網編輯:卓航點擊:

  本報記者 宋振峰

  甘肅,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脫貧難度大,在全國都是典型的。

  1982年,在甘肅這片貧瘠的土地上,國家啟動三西扶貧開發計劃,首開全國區域性開發式扶貧的先河。

  經過30多年艱苦卓絕的努力,曾經“苦瘠甲天下”的甘肅,終于結束了“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的歷史,圓了溫飽夢。

  然而,眾所周知,扶貧越往后,剩下的都是最難啃的“硬骨頭”。

  同步小康,甘肅不能拖全國后腿!2012年以來,我省堅持把全面小康作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把脫貧攻堅作為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把精準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重中之重,加強頂層設計,大膽破舊立新,以超常規的舉措和辦法,轉變扶貧開發方式,走出了一條具有甘肅理念、甘肅模式、甘肅機制、甘肅狀態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新路子。

  甘肅脫貧按下了快進鍵!按照新的扶貧標準,全省貧困人口由2011年底的842萬人減少到去年底的317萬人,貧困發生率由2011年的40.5%下降到去年的15%。這成為甘肅減少貧困人口最多、農村面貌變化最大、貧困群眾增收最快的時期。

  甘肅理念,闖出脫貧攻堅新路徑

  接過歷史的接力棒,這一系列“家底”讓甘肅人“如坐針氈”——

  2011年底,全省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全國倒數第一,人均GDP全國倒數第三,小康進程全國倒數第五;

  新十年扶貧開發,全省有58個縣(市、區)分屬六盤山區、秦巴山區、藏區3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加上17個插花縣區,貧困地區幾乎覆蓋了所有市州;

  ……

  沒有甘肅的全面小康,就沒有全國的全面小康。甘肅如何實現到2020年與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

  偉大夢想,要靠腳踏實地的努力。宏偉愿景,要有深謀遠慮的方略。面對黨中央的重托,面對隴原鄉親的期盼,省委省政府堅持把實施精準扶貧作為頂層設計進行戰略謀劃,統籌聚合各方面的資源、資金、項目和力量,形成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整體合力。

  著眼“誰來精準”,2012年的春天,甘肅在全省組織開展了以單位聯系貧困村、干部聯系貧困戶為主要內容的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不脫貧不脫鉤,不達小康不脫鉤!

  會寧縣甘溝驛鎮鐘家岔村村民史治軍做夢也沒有想到,行動一開始,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三運就帶著被褥住進自己家里。兩天時間里,王三運吃著農家飯,睡在熱炕頭,東家出西家入,與貧困群眾和基層干部一起探討脫貧致富路子,一起在田里推車勞動。他用行動傳遞出一個信念:“只要我們一起奮斗,就一定能夠與全國同步進入全面小康!”

  和群眾面對面、手拉手、心貼心,聯村聯戶扶貧解困。從千里河西到隴東大地,從省委書記到普通干部,背負行囊,下鄉駐村,甘肅1.4萬多個機關單位、40多萬名黨員干部,聯系幫扶了1.5萬多個行政村的101.3萬貧困戶,實現貧困村貧困戶聯系全覆蓋,鋪設和聯通了精準“滴灌”的“管道”。4年來,雙聯行動成為以人為本、功德無量、效應多元、深受歡迎的德政民心工程,日益顯現為民富民、惠民利民、干群受益、黨群互動的巨大效應,在促進貧困縣脫貧摘帽和貧困人口脫貧退出中發揮了力量匯集和支撐引領的巨大作用。

  著眼“精準什么”,從2013年開始,我省組織實施“1236”扶貧攻堅行動。緊扣持續增加貧困群眾收入這一核心,圍繞實現不愁吃、不愁穿“兩個不愁”,落實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三個保障”,著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富民產業培育、易地扶貧搬遷、金融資金支撐、公共服務保障和能力素質提升等六方面實現重大突破。

  政策向扶貧傾斜、資金向扶貧聚集、項目向扶貧靠攏,“1236”扶貧攻堅行動全力破解制約貧困地區發展的關鍵性因素和突出問題。甘肅,扶貧資源開始向攻堅難點和薄弱環節精準配置,全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全面鋪開。

  隨著扶貧攻堅進入深水區,如何避免“按下葫蘆浮起瓢”,集中有限資源和優勢兵力,從大水“漫灌”走向精準“滴灌”,全面提高扶貧開發的能力和效率?

  著眼“怎么精準”,2015年,我省出臺了“1+17”精準扶貧工作方案。“1”,指1個意見——《關于扎實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的意見》;“17”,指關于解決農村飲水安全、貧困村動力電覆蓋、農村危房改造等17個一攬子專項配套《實施方案》。

  根據“1+17”精準扶貧方案,甘肅將分兩步走:從2015年開始,前三年集中攻堅,每年穩定減少貧困人口100萬人以上,到2017年底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7000元以上;基本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基本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水平顯著提升。后三年鞏固提高,到2020年貧困地區生產生活條件進一步改善,穩定實現“兩不愁、三保障”,消除絕對貧困,所有貧困縣實現脫貧;基本完成農村小康主要監測指標,努力與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緊扣對象、目標、內容、方式、考評、保障“六個精準”,瞄準最貧困的鄉村、最困難的群體、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1+17”精準扶貧工作方案以問題為導向,對癥下藥,因村施策,因戶施法,從飲水、動力電、交通、易地搬遷、富民產業、教育、衛生、文化、小額信貸、勞動力培訓、電商、生態、人才支持等17個方面架設“滴灌”網,促使扶貧政策向特困片帶精準聚集,扶貧資金向貧困村貧困戶精準聚焦,幫扶力量向貧困對象精準聚合。

  事不避難者進。漸次推出、扎實推進的三大精準扶貧行動,互相銜接、互為支撐,蘊含清晰邏輯,肩負共同使命。甘肅,用一套綱舉目張、總分結合、成龍配套的“扶貧盛宴”,全面吹響了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攻堅戰大決戰的號角。


1/3 1 2 3 下一頁 尾頁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