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蘭州日報報道 (記者 趙萬山) 近日,市民李先生的親屬去世了,去哪里辦喪事著實讓他犯了難。有一好朋友建議說市殯儀館開辦的守靈堂不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李先生給市殯儀館打了電話,租用了市殯儀館的守靈堂。結果沒想到市殯儀館提供了一條龍守靈服務,引導他辦理了守靈、告別、火化、寄存等業務,不但提高了治喪辦事的效率,同時又大大方便了自己,還解決了在小區亂搭靈棚擾民的情況。通過親身的經驗,他深切地感受到:市殯儀館開辦的守靈堂業務確實不錯,符合綠色殯葬所傳遞的正能量。
原來,今年3月18日,市殯儀館守靈堂開始試運營,守靈堂建筑面積3600平方米,共有高中低檔守靈堂14間,集守靈、瞻仰、休息、餐飲等多種功能為一體,配有高檔沙發、電視、中央空調等,為廣大治喪群眾提供高效便捷優質的一站式殯儀服務,極大滿足了治喪群眾停靈、守靈、休息等多元化需求,有效緩解了城區喪事擾民、影響市容市貌等社會問題。
除了守靈堂獲得群眾的贊許外,市殯儀館還開通了多項業務,都獲得了群眾的交口稱贊。如市殯儀館及其直屬公墓積極倡導“綠色殯葬、生態殯葬”理念,積極開展“鮮花換紙錢”活動。對祭掃群眾提倡鮮花祭奠免收祭奠衛生費,為廣大群眾提供免費的鮮花祭奠服務,引導群眾文明低碳祭掃。市殯儀館還長期免費提供紅色的“許愿帶”,祭掃群眾可以免費領取,通過將“許愿帶”系在許愿樹上的方式,表達對逝去親人的牽掛和祝愿。市殯儀館還大力倡導采用植樹綠化、踏青遙祭、經典誦讀、網上祭掃和召開家庭追思會等文明、節儉、環保、健康的祭祀方式緬懷故人,弘揚慎終追遠優秀傳統文化等現代追思活動,全力營造全市文明祭祀的新風尚。一些祭掃群眾紛紛表示,市殯儀館推出的這些低碳環保的新型祭掃方式,既體現了親人的人文關懷,更符合中國傳統親情文化內涵,值得嘗試和體驗。
近年來,市殯儀館將精神文明與實際工作相結合,以精神文明建設助推單位規范化建設、優質化服務,并以“六講”為重點,從基礎做起,從班子建設、員工隊伍、環境保護、團結進取,責任擔當等方面做起,進行逐步完善并不斷優化。市殯儀館積極組織廣大員工開展了青年志愿者活動、學雷鋒等活動,深入社會幫助弱勢群體,以焦裕祿、郭明義、楊善洲先進事跡為榜樣,以身邊的民政部“孺子牛”獲得者、蘭州好人、甘肅最美人物等為模范,大力宣傳凡人善舉行為;積極倡導員工學習文明禮儀,并定期進行員工文明有禮考核,不斷加強廣大員工的思想道德建設;先后開展了“光盤行動”“節約一張紙、一度電、一滴水”等主題活動,培養廣大員工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開展道德講堂、組織廣大員工觀看專題講座等活動,傳誦道德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節日期間開展富有文化底蘊、民俗風尚的專題活動;建立員工文體活動中心,組織員工開展全民健身活動、舉辦員工趣味運動會、拔河比賽等,培養文體活動骨干;作為服務窗口單位,市殯儀館建立優質服務常態化措施,開展“優質服務月”等相關主題活動,不斷加強廣大員工的職業精神、職業道德建設。對全體員工做出了全面具體的要求,并樹立了博學篤志、善小為之、仁者愛人的思想理念,用實際行動努力做好爭創全國文明單位的各項工作。
梅花香自苦寒來,市殯儀館被評為全國文明單位。7月28日,市殯儀館負責人在蘭州市文明辦領取了全國文明單位的獎牌。市殯儀館負責人告訴記者,領取全國文明單位的獎牌,是對市殯儀館在精神文明建設中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給予的充分肯定,是與市殯儀館每一名員工共同努力營造文明氛圍、悉心服務廣大治喪群眾密不可分。市殯儀館將珍惜榮譽,發揚成績,再接再厲,以優良的秩序、精細化、一站式、多元化的服務,撫慰廣大治喪群眾最悲傷的心靈,不斷提升單位優質化服務水平,進一步推動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再上新臺階。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