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胡林家鄉---積石山縣胡林家鄉農業的發展

時間:2015-09-17 16:23:51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馬海花點擊:

胡林家鄉位于甘肅省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中部,全鄉共轄9個村,92個合作社,總人口為12353人。農村總勞動力共5456人,全鄉有漢、回、東鄉、保安、撒拉、土、藏等七個民族,其中以東鄉族為主的少數民族占全鄉總人口的52.4%。全鄉總面積50.35平方公里,總耕地面積為14080畝,人均耕地面積1.14畝,鄉人民政府駐地在高關村距縣城吹麻灘3公里。

農業發展

二00六年,全鄉農業工人部產值達到1645萬元;工業總產值達

到630萬元;鄉鎮產業總產值達到1030萬元;民營經濟總產值達到73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100萬元。隨經濟的發展,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部分群眾解決了溫飽,走向富裕,有的還蓋起了小二樓,購買了小汽車,居住、出行條件有了顯著改善,彩電、VCD、洗衣機、電冰箱、煤氣灶、電話普遍進入農家,人民的日常消費水平有了較大提高。

農業方面,積極加大對糧食生產的投入,依靠科技興農、大力推廣農業的各種實用技術,先后引進小麥、油菜、玉米、洋芋等多種優良種籽,農作物良種化程度達到了90%以上。積極推廣地膜種植,配方施肥洋芋溝壟種植,藥劑拌種等種植技術,糧食產量不斷提高。

林業方面,始終堅持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的原則,以生態效益為目標,經濟效益為重點。經濟林、用材林一起上。重點發展經濟林,全鄉累計造林面積達到16000畝,實施退耕還林6800畝,其中花椒林3800畝。

畜牧業方面、教育引導群眾傳統養殖觀念,提倡舍飼養殖、暖棚養殖、快速育肥、提高出欄率,特別是依托整村推進項目,大力發展家庭暖棚養殖,全鄉累計新增養殖戶近500戶,養殖業成為農民增收的一大支柱產業。

扶貧工作成效明顯,扶貧工作的整村推進作為載體,通過增加勞務輸出,扶持養殖業、種植業、沼氣建設、僑居工程等形式,啟動群眾的內部活力,增強貧困戶的造血機能,取得了較好的效益,全鄉累計實施整村推進項目村三個。建設標準化暖棚480座,按"投母還犢(羔)、活動發展"的模式投放牛240頭,羊775只。全鄉建設沼氣180戶,樂民新居86戶。

今后工作的指導思想和總體思路是: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認真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圍繞"十一五"規劃,牢牢把握全鄉工作的大局,堅持科學發展觀,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突出花椒、養殖、勞務三大支柱產業地位,爭取和實施項目拉動戰略,著力改善基礎設施,全面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和諧、持續快速發展,朝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目標穩步前進。

今后五年的奮斗目標是:至2011年,實現農業總產值2000萬元,工業總產值850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1400萬元,民營經濟總產值達到1000萬元,農民均純收入達到1400元;養殖業收入、勞務收入在人均純收入中的比重分別達到30%、38%。

經濟發展的工作

一、不斷調整農業產業結構,通過狠抓花椒產業、家庭養殖業,不斷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加大先進農業實用技術推廣力度,不斷提高農業科技含量,進一步提高農業綜合效益。

二、牢牢把握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理念,認真實施項目工程,著力解決水、路等農村"五難",不斷加強基礎設施,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三、抓好勞務經濟。不斷加大勞務技能培訓力度,不斷提高勞務人員整體素質,大力開發勞務基地,促使勞務輸轉由零散型、勞力型向集團化、技能型轉變,提高勞務經濟效益。

四、抓好禁毒、信訪工作,全力維護社會穩定,加強村級民主法制建設,嚴格依法行政,不斷把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引向深入,建設良好的發展環境,和諧的社會環境,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

五、抓好基層組織,不斷加強黨的基層組織的戰斗力、號召力、凝聚力,使基層組織成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堅強的戰斗堡壘。

六、抓好黨委班子建設,不斷提高鄉黨委決策水平,駕馭經濟工作和領導全局的能力,建設高效、務實、廉潔的鄉黨委領導班子。

七、抓好干部隊伍建設。按照"親民、務實、廉潔"的要求加強干部隊伍建設,鍛造一支政治上信得過,工作上靠得住,作風扎實,親民務實的鄉村干部隊伍。

八、抓好計劃生育工作,實現人口與資源、環境、經濟的協調發展。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