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甘肅戈壁小城農民“冒險”致富路

時間:2016-09-21 15:47:31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楊江峰點擊:


   時值秋季,甘肅瓜州縣三道溝鎮的制種花卉基地花開成海。今年以來,三道溝鎮引進特色精品高產制種花卉,調整產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圖為村民在花田清理雜草。 魏金龍 攝

  時值秋季,趙建軍地里的波斯菊種子開始成熟,在甘肅瓜州縣三道溝鎮四道溝村,他家的制種花卉種植面積最大,村民對于他這樣的“冒險”行為,都持觀望的態度。“干什么事,不拼一把怎么行。”趙建軍覺得,不敢闖,還想致富,那是在說笑話。

  祖祖輩輩生活在這座戈壁小城里,趙建軍和自己的父輩親友一樣,在之前十多年的時間里,靠種植玉米、蔬菜等傳統的農作物和外出打工謀求著一份溫飽和一家人的生活。

  “以前地里種蔬菜,總共就種三到五畝,面積太少,效益也跟不上。”為此,他不得不和周圍的男人一樣,開始外出打工的生活。雖然離家不算太遠,可陪伴家人孩子的時間,依舊很少。

  今年以來,瓜州縣三道溝鎮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當地有利的光熱資源、水資源,引進特色精品高產制種花卉,調整產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

  而趙建軍的花卉產業,則開始于2015年。從朋友那里聽說種制種花卉可以掙錢,這個勇于冒險的西北漢子就一咬牙,種了近五十畝的花卉。從波斯菊到百日草,紅的、黃的各色花朵搖曳在秋風里,花落之后成熟的種子,又帶給他比之前好得多的收入。

  “按今年的市場價,每公斤花卉籽售價40元左右,每畝地花卉籽產量60公斤左右,每畝地收入2400元,今年僅制種花卉收入預計在10萬元左右。”趙建軍說,以前種蔬菜,每畝地的收入幾乎是現在的一半,甚至更少。

  談及周圍人對種植花卉的態度,趙建軍認為,不邁出這一步,誰也不知道到底是會成功還是失敗。從去年的效益看,他很慶幸,自己選對了路子。有了干勁,他甚至也不覺得種花有多難,反而比之前打工輕松很多。現在他和妻子兩個人經營著這些花田,忙碌的時候甚至還要雇人幫忙,不用再離開家,這讓他感覺踏實和安心。

  同在瓜州縣三道溝鎮的山水梁村,現有耕地1萬余畝,農民1429人,以前主要種植玉米、食用葵、飼草等傳統作物,種植效益低,致富慢。為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種植方式,增加農民收入,今年該村在多方考察的基礎上,嘗試引進波斯菊、百日草、甜葉菊等十余種制種花卉。

  “制種花卉目前占到全村耕地的46%,百日草預計每公斤收購價18元,千層梅、甜葉菊的收購價格在40元以上,平均每畝地的收入在2200元以上。”山水梁村黨支部書記段紅海介紹道。

  看到制種花卉強大的致富潛力,三道溝鎮采取公司加農戶,種、產、銷相結合的生產經營模式。從前期的品種選擇、種植技術指導、到后期收購,全程提供跟蹤服務。

  “目前,全鎮6個行政村都建有花卉種植示范基地。”三道溝鎮黨委書記王建民介紹,2016年全鎮花卉種植總面積達2464.15畝,引進的花卉品種有波斯菊、金盞菊、鼠尾草、八瓣梅、九月菊、百日草等。種植農戶制種畝收入最高超過10000元。(來源:中新網)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