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遺韻飄香: 隴原大地上與蘇軾有關的史詩

時間:2016-12-10 16:40:05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雨豪點擊:
講述人:趙澎濤 書法家 岷縣鐵城人
從鐵城遺址眺望洮河
鐵城遺址
蘇軾像

  中國甘肅在線 許多時候,各種各樣的故事,總是給我們帶來各不相同的精神享受,或驚嘆,或感慨,或愉悅……然而,也有不少故事,讓我們扼腕嘆息。

  宋代大文豪蘇軾,為很多人所熟悉。這位一生坎坷而頗具傳奇色彩的文人,其足跡,南至海南島,東至杭州,西北抵達陜西鳳翔。蘇軾于嘉佑六年(1061年)任鳳翔府簽書判官。第二年,修建了一座亭子,恰逢喜降春雨,亭取名“喜雨亭”,又寫了《喜雨亭記》。陜西鳳翔與甘肅相連,蘇軾是否到過甘肅,至今未見有關記述。可以說,同大文豪失之交臂,這的確是件很遺憾的事。

  不過,蘇軾也說過,悲歡離合,此事古難全。雖然蘇軾沒有到過甘肅,但他卻留下了與甘肅有關的詩句。

  岷縣縣城西面50多公里外,有一個名叫鐵城的地方,千年前,這里曾發生過一場大戰,宋軍突襲駐守此地的吐蕃部族,一舉擒獲部族首領。這個部族首領就是鬼章。蘇軾后來同黃庭堅、劉禹卿等人寫了詩篇“和破鬼章”,而且寫了奏疏提出安置鬼章的辦法。這樣,一代大文豪就和隴原大地有了關聯。

  今天,就讓我們聆聽一段和蘇軾有關的故事。

  鬼章,一部落首領,竟伏擊了宋軍主力

  這個故事要從我的家鄉說起,我的家鄉在岷縣鐵城一帶,那里曾有一座很大的古城“鐵城”。

  為啥叫鐵城呢?至今也沒有個定論,有人說,古城內有座寺院,其山門前有兩個很高很高的鐵旗桿,久而久之,古城也被稱為鐵城了。

  不過,在我看來,鐵城怕是還有易守難攻、堅硬如鐵的涵義。一來這里地勢險要,鐵城所在的位置在洮河中游半山腰的臺地上,地勢非常險要。二來,在鐵城旁有個元山坪,這是盤龍山山前的一個坪地,非常廣闊,有一馬跑不出邊之說,其上還有一個城堡。這樣兩個城堡之間就能相互響應,真正起到易守難攻的作用。這似乎就是鐵城名字的另一重涵義了。

  從交通位置上說,這里同岷縣、臨潭、卓尼三縣相連,是一個交通樞紐,可達青海,可去四川,可走陜西,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那么蘇軾的詩句,為何同我們岷縣有了關系呢?這就要從北宋晚期的熙寧開邊說起。

  北宋熙寧元年,王韶上《平戎策》。這個策論中,他詳細調查了河湟地區的情況,認為朝廷欲取西夏,當先復河、湟,這樣就可斬斷西夏人的臂膀,然后再以河湟為跳板,來攻滅西夏。

  這是個很有創意的策劃,自然就通過了朝廷審議。這就是史書上說的熙寧開邊。

  熙寧六年,王韶率軍擊敗吐蕃青唐部的瞎氈部,收復了岷州、河州等地。這里是交通要道,自然是宋軍必守之地。

  王韶為加強這里的防務,設立一堡四寨的防守格局,不僅有五座城堡,而且還修建了邊墻,作為軍事防御的支撐。這個規制,可與當時的蘭州規制相比。熙寧十年,修建了鐵城堡。由此可見鐵城重要的戰略價值。

  令人嘆息的是,就這樣一個看似固若金湯的防御體系,竟然失守了!究竟是誰,從宋軍手里奪取了這個地方呢?

  這個人就是鬼章。鬼章聽起來是一個很怪的名字,他實際上是青唐部瞎氈手下的大將,瞎氈被宋軍擊敗后,他成了一個地方實力派軍閥。

  一個地方實力派軍閥又是如何擊敗宋軍主力的呢?

  宋軍借著大霧掩護,發動突襲,鬼章倉皇出逃

  鬼章又叫青宜結鬼章,《資治通鑒》中寫作果莊,在洮岷一帶民間多稱為鬼莊王。

  我看到一個資料說是,宋代在河湟屯田時,岷州有一支部族名叫鬼驢族,是不是鬼章就出自這個部族呢?就不得而知了。

  不管怎么說,鬼章這個人,用兵還是有些手腕。熙寧七年(1074年)正月,王韶入京述職。鬼章就乘這個機會,發動了對宋軍的進攻。不過,這次進攻牽頭的是木征,獲利最大的卻是鬼章。他們先誘使三個已經歸順部族反叛,襲殺采木的軍士,又殺死采木使臣張普等七人。然后,寫信給鎮守河州的景思立,挑釁生事。誰知,景思立性子比較急,受不了刺激,率6000藩漢兵出戰。

  自然,這是鬼章他們的誘兵之計。景思立部被誘至踏白城(今積石山銀川鄉)中伏,全軍覆沒,景思立等將戰死,河州被圍。此時,從京城返至陜西興平的王韶,晝夜趕回,率軍2萬,發動反擊,出其不意突襲。木征無法防守,前后被斬七千余人,燒兩萬余帳,獲牛羊八萬頭,最后木征歸降。

  這樣,鬼章實力大不如以前,他曾經占據的踏白城也為宋軍所收復。

  鬼章最后的敗亡說起來也很有意思。在征討木征過程中,木征是最先遭受攻擊的,而鬼章憑借著木征吸引宋軍的注意力,巧妙逃脫。1076年后,鐵城就被鬼章所占據,但是,鬼章并沒有銷聲匿跡,相反他卻不斷積蓄力量,騷擾宋軍。

  不過,當時西北的宋軍是大宋王朝中戰斗力最強的部隊,不斷反擊,調來名將種諤任岷州知州,但鬼章的氣焰依舊囂張,一度還聯合西夏人攻占了洮州。這樣,宋軍不得不重視鬼章的襲擾。

  元祐二年八月,宋軍在岷州行營將領種誼和姚兕的指揮下,分兩路突襲鬼章。

  戰斗在一個大霧天開始,宋軍乘著大霧彌漫之際,包圍了鐵城。這次戰斗,宋軍準備得非常充分,巧妙利用了歸降的蕃軍,以他們為前哨,瞞過鬼章的哨探輕松逼近鐵城。

  等大霧剛剛消散時,宋軍發起了突襲,鬼章猝不及防,城池為宋軍輕松攻占。宋軍大獲全勝,斬首數千。但是,狡猾的鬼章還是逃跑了,一路上非常狼狽,宋軍和蕃軍緊追不舍。饑餓難耐時,鬼章的幾個隨從殺了一只羊,準備煮上吃了。就在羊肉尚未熟的時候,追兵趕到,將鬼章擒獲。

  鬼章盤踞在鐵城長達十一年之久,多次糾集部眾,挑起邊患,民間對這樣一個曾經制造了流血沖突的人物,自然主張殺,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蘇軾寫了一篇奏疏,提出這樣安置鬼章

  鬼章被擒獲后,如何處理就成為一個燙手的山芋,河湟地區剛剛收復不久,鬼章是當地的實力派軍閥,也算是頭面人物,還不能輕易殺!效仿諸葛亮七擒孟獲,似乎太迂腐了。咋辦!還是先送往京師再說。

  遭受鬼章的襲擾,河湟一帶許多邊境城鎮人心惶惶。老百姓對鬼章騷擾苦不堪言。宋軍突然襲擊,獲得勝利,消息傳到京城,朝廷上下自然是大喜過望,舉行了獻俘儀式。人們也對如何處理鬼章提出不同的看法。

  蘇軾是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人物。蘇軾不僅參加詩會寫了《和鬼章二十韻》,另外寫一篇文章《論鬼章疏》上奏朝廷。蘇軾的觀點,他提出安邊息民,解仇結好。最后,朝廷并沒有把鬼章放回到鐵城,而是給以虛銜,安置在汴京,鬼章于元祐六年病逝。

  鬼章的故事就這樣結束了,我們現在再來看看蘇軾寫的詩。蘇軾寫道:“青唐有逋寇,白首已窮妖。竊據臨洮郡,潛通講渚橋……慎重關西將,奇功勿再要。”其中有一句“困獸何須殺,遺雛或可招”。說的就是赦免鬼章的建議。黃庭堅也為此和過一首詩:“千仞溪中石轉雷,漢家萬騎搗虛回;定知獻馬胡雛入,看即稱觴都護來。”

  往事已經不可追,只留下了一個個故事,記述大文豪同隴原大地的關聯。(來源:每日甘肅網)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