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西洞鎮--甘州區西洞鎮經濟的發展

時間:2015-10-31 17:23:07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馬海花點擊:

經濟發展

紅蒜大田栽培苗期長勢

西洞鎮屬溫帶干旱氣候,溫差大、降水少、蒸發量大、日照長,鎮內水系為祁連山雪融水,西洞鎮盛產小麥、玉米、洋蔥、土豆等糧經作物和優質特色林果品,洋蔥、油桃、冰消梨等品質尤為最佳。因鎮域地形南高北低,呈傾斜盆地狀態,是糧食、蔬菜、花卉制種的理想區域,由于隔離條件好,無污染、病蟲少,所制種子品質佳,有很好的自然條件,制種商都愿意在西洞鎮聯系制種,品種在不斷增加,面積在不斷擴大。經濟作物中洋芋品質好、產量高,紅蒜個大、味濃,蒜苔苔鮮、質優,是酒泉市乃至河西地區蒜苔生產基地。林果生產上,除過去原有較出名的長把梨、軟蛋梨外,大面積定植了紅、黃油桃、大接杏,紅香酥梨、紅富士等優質果品,不僅市場銷售旺盛,而且經濟效益相當可觀。畜牧業發展上,充分利用本鎮地域遼闊,耕地面積大,農副產品多的優勢、大力發展以草食畜為主的畜牧業,既調整了農村產業結構,也培育壯大了支柱產業,有效增加了農民的收入。通過長期的不斷發展,西洞鎮的產業化格局十分明顯,制種、林果、畜牧、蔬菜成為農民增收的四大支柱產業,也是農民收入的主渠道。 由于西洞鎮交通優勢明顯,高速公路、西油東輸、西氣東輸、鐵路電氣化改造等國家重點工程均在境內經過,商貿流通為主的二三產業已初具規模,通過大力實施項目帶動戰略、招商引資工作,正在建設中的工業小區,占地面積2平方公里,以優惠的扶持吸引外商在小區辦廠,先后有泉豐鍋爐、康派菜業、振華房產、冠偉錳鋼、紅宇鐵絲、農樂種子、鐵藝加工等22家企業在本鎮落戶,為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拉動全鎮經濟穩步增長注入了新的活力西洞鎮轄區已形成以酒泉火車站為主的交通運輸業,以水泥生產、建筑企業為主的建筑建材業,以省糧食儲運站為主的倉儲業,以洋蔥土豆集散中心為主的農副產品運銷業,是酒泉市最大的商品運銷、糧食、石油、煤炭儲備、蔬菜發運、農副產品加工、工業生產基地之一,產業鏈條基本形成,產業結構日趨合理,成為了肅州區乃至酒泉市最具發展潛力和前景的經濟區。 至2006年底,西洞鎮實現社會總產值2.32億元,增長速度12%;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637元,增幅為7%;財政收入500萬元,增幅為10%。2006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970萬元,其中非農戶投資2170萬元,農業產業化格局日趨明顯,農民增收渠道不斷拓寬,農民人均純收入中來自支柱產業的部分達到85%,70%以上的農產品全部為訂單化生產,年輸轉勞動力2040人,農民工資性收入逐步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工業強區戰略的帶動下,已有22家企業入駐鎮區,2006年底實現企業產值1.72億元,完成增加值3225萬元,工業增加值1975萬元,西洞鎮企業個數達到432家,從業人員1991人,完成營業收入1.37億元,利潤總額550萬元。

鄉鎮企業

基礎設施

西洞鎮自2000年被確定為中國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以來,先后投資4700多萬元,完成7.8公里的鎮區主干道路、23.8公里村組道路、沿街6500平方米人行道硬化、鎮區9.8公里供水工程、16200平方米火車站廣場改造、中學教學樓及新地中心小學建設等重點工程以及主干道路綠化、站前廣場綠化等改造工程,栽植各類樹木7075棵,種植草坪56000平方米,鎮區綠化覆蓋率達到26%;實施小康工程,修建小康住宅268戶;協調改造了車站周圍以酒火路為主線的電纜、光纜,鎮區供電能力由2400千伏擴大到了7000伏安,移動、聯通、電信、鐵通四條光纜全部鋪設,通訊網絡覆蓋西洞鎮,80%的家庭擁有電話,廣播電視達到"戶戶通"。鎮區有龍源水業向集鎮及城區供水。農村保障體系不斷健全,科技對國民經濟的綜合貢獻率達到48%,5所中小學全部擁有電教設施。文化設施不斷加強,鎮區建有標準宣傳文化中心一處,村村都建有宣傳文化室。鎮中心衛生院為一級甲等醫院,設備齊全,基本可以解決當地群眾醫療需求,村村都有村衛生所,基本實現了人人享受初級衛生保健的目標。全鎮人口自然增長率為9%,計劃生育率達到100%。

寬敞的街道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