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村特色產業優勢明顯,產業化經營水平較高,村委會現有高標準兩層辦公樓一座960平方米,能夠保障商務信息服務網絡站的辦公場所,有30畝以上的種植大戶46戶,養殖大戶86戶,農戶對市場經濟信息需求較大,可依托村小學遠程教育設施和村農科教培訓中心進行"信福工程"建設商務信息服務網絡站。
一工城村
平川鎮一工城村,共有6個合作社,340戶,1599人,5118畝耕地,2005年全村經濟總收入達975.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832元。
一工城村以前是平川鎮相對后進的一個村,曾因臟、亂、差遠近聞名,農民收入少,集體經濟相對薄弱,農村經濟發展緩慢,主要是本村道路建設和種植產業結構不合理。一工程村的道路2005年以前一直是土路,不論是騎自行車還是騎摩托車那肯定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這種道路狀況對全村的經濟發展形成了很大的制約作用。2004年,縣鎮兩級政府大力營造發展環境,依托豐富的北山礦產資源,積極向上爭取發展項目,引進宏鑫礦業公司投資1.8億元建設的30萬噸錳鐵冶煉項目。在宏鑫礦業公司項目建設中,政府多方協調,解決了建設場地和部分設施,疏通礦石拉運道路,主要對一工城的道路進行改造,至2005年5月,全程6公里的柏油道路建設全面完成。
通過宏鑫礦業公司投資1.8億元建設的30萬噸錳鐵冶煉項目的建成,吸收本地勞動力就業500人,增加勞務收入400多萬元,年可實現財政稅收3500萬元,并可迅速帶動我鎮運輸、建筑、餐飲娛樂、旅游服務等行業的發展,為鎮域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注入了強大的生機和活力。
一工城村在項目建設的帶動下,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具有本村特色的玉米制種和草畜產業,加大對勞務經濟的發展,使廣大群眾經濟收入的不斷提高,為村民家庭經濟注入了源源不斷的生機與活力,逐步踏上了致富奔小康之路。
目前,一工城村180戶農戶用上了沼氣,達到總農戶的69%,建成高標準小康住宅117戶,改造農電線路21公里,籌資20萬元新建了村委會辦公場所,投入1萬多元對小學校舍進行了改造,架通了210戶的自來水,積極爭取投資1000萬元建起了奶牛養殖小區,修建高標準牛舍88間,建設現代化擠奶站1座,使小區入住農戶達32戶,存欄奶牛達300頭,日產鮮奶1500公斤,僅此一項使奶牛養殖農戶均增收7000元。在小區的輻射帶動下,目前全鎮發展奶牛養殖戶98戶287頭。
三二村
三二村位于平川鎮西7公里處,村社道路已全面鋪油罩面,交通條件十分便利,通訊設施完善,電話入戶率達96%,全村現有5個合作社,364戶,150人,耕地面積3869畝。2005年全村農村經濟總收入達1365.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933.8元,集體經濟年收入達11萬元。
該村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著力發展以玉米制種加工番茄、畜禽養殖、勞務輸出為主的特色產業,目前,玉米制種面積達3100畝,番茄種植面積199.4畝,訂單面積已占耕地面積的95%,全村牛飼養量達913頭,羊飼養量達1540只,豬飼養量達1370只。
2005年由河南客商張新歌在該村投資1200萬元,興辦鐵精粉選礦廠現已投產。2006年3月份又投資120萬元建設年產100萬塊免燒磚生產線,兩家企業可有力地帶動全村乃至周邊各村二三產業的快速發展,為集體經濟實力的不斷狀大。該村特色產業優勢明顯,產業化經營水平較高,村委會現有高標準辦公用房300平方米,能夠保障商務信息服務網絡站的辦公場所,有30畝以上的種植大戶31戶,養殖大戶49戶,運銷大戶11戶,外出務工197人,其中到蘇旦務工7人。農戶對市場經濟信息需求較大,可依托村小學遠程教育設施和村農科教培訓中心進行"信福工程"建設。
甘肅省張掖市2005年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達到17184.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935元,分別增長4.4%和6.8%,人口和計劃生育控制在指標以內。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