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軍鄉是一個旱農草牧鄉,地處山丹縣城東38公里處,海拔在2100-2600米之間。總面積389平方公里,現轄10個村,共1821戶、7543人,耕地面積6萬畝,其中水澆地10200畝。
氣候溫涼,有天然草原79萬畝,羊只飼養量5萬多只。主導產業以羊產業、勞務輸出和胡麻、洋芋等種植業為主,并有蘑菇、地耳等天然食品。交通便利,312國道橫貫全境,為山丹的東大門。
老軍鄉地處大黃山北麓,距山丹縣城東38公里,是山丹縣的東大門,312國道及復線穿境而過。轄區東與永昌紅山窖鄉毗鄰,南依大黃山與大馬營鄉相望,西、北面與陳戶鄉搭界,總面積389平方公里。屬溫帶干旱性氣候,冬春多風沙。自然災害頻發,主要是旱災、洪災、風災、病蟲害等。境內地勢平坦,水資源匱乏,耕地依靠流水口、瓷窖口2座小型水庫蓄水和井溝、羊虎溝、火燒溝、南山口、大口子、柳溝、長溝等山谷洪水灌溉,常播種面積2.5萬畝,海拔在2100-2600米之間,年內降水量195毫米,日照時數2420小時,無霜期106天。
1983年11月改老軍人民公社為老軍鄉。全鄉轄祝莊村、老軍村、孫莊村、李泉村、潘莊村、郭泉村、羊虎溝村、硤口村、豐城村、焦灣村10個行政村,38個社,1812戶, 7618人。
耕地面積6萬畝,草原面積79萬畝。具有豐富的土地、光照、風能等自然資源。農作物主要是小麥、啤酒大麥、胡麻、脫毒洋芋、豆類等作物,尤其以胡麻、脫毒洋芋產量高、品質好。畜產品主要有羊肉、羊毛、羊絨。特色野生類植物有發菜、地耳、蘑菇、黃參。礦產資源主要有煤炭、螢石、高嶺土,煤炭資源分布最廣,可開采儲量達4000多萬噸。境內蘊含著豐富的旅游資源,在兩漢、三國、兩晉時間,老軍地屬日勒縣,位置重要,地勢險要,是西通古羅馬的絲綢之路。硤口堡、豐城堡、繡花廟(定羌廟)為明清兩代的主要驛站和軍事重地。境內有漢明長城、烽火臺和峽口古城堡等遺址,焉支山風光優美,氣候冷涼,是游玩避暑的好去處。文化旅游產品主要有石燕高飛、刺繡等。
2009年,農業增加值達到1576.2萬元;鄉鎮企業增加值達到10998萬元;鄉鎮工業增加值達到3349.5萬元;招商引資1000萬元;財政收入完成70萬元;農民人均純達3540元。
老軍鄉地勢偏遠,大多數村沿山而居,交通不便。同時老軍鄉也是全縣8個鄉鎮通村路唯一沒有鋪油罩面的鄉鎮,嚴重制約了老軍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為加快道路建設,采取政府投資和群眾自籌的方式,逐年建設。完成了陳孤公路14.5公里路基改造和13座橋涵配套工程。沙化通村道路53公里,硬化6.5公里。
老軍鄉水利基礎條件異常薄弱,全鄉3座水庫,其中硤口水庫已基本報廢,瓷窯口水庫水源不足,來水逐年減少,且又是病險庫。全鄉3個截引都是80年代修建的,破損嚴重,調蓄能力非常差。全鄉共有干、支、斗、農渠道100.9公里,只有17公里進行了襯砌,其余都是土渠,水的利用率只有45%。2006年籌資30萬元,完成老軍-焦灣2公里漿砌石渠道建設,提高了水的利用率,確保2000多畝農田的正常灌溉。投資40萬元,完成王墩-開發區10.86公里人飲管道工程,徹底解決了開發區和鄉屬機關的人畜飲水困難問題。2007年,積極爭取省慈善協會支持,在羊虎溝、郭泉、潘莊1-4社修建慈善水窖300眼,有效解決了沿山300戶群眾和7200多牲畜的飲水困難問題。2008年,籌資36萬元,鋪設人飲管道4.9公里,解決了豐城村人畜飲水困難問題。爭取實施總投資600萬元的流水口除險加固工程,增強了水庫調蓄能力,庫容由病險時的87.8萬立方米增加到除險加固后的170萬立方米,增加保灌面積2000多畝。2009年鄉政府籌資61萬元,從根本上解決了硤口村多年來想解決、多次解決而又未能從根本上解決的人畜飲水困難問題。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