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民樂縣城北面,治所與縣城直線距離25公里。2000年撤鄉建鎮。因鎮政府駐地六壩村而得名。
轄14個村民委員會,128個村民小組。4214戶,16931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97人,占總人口的2.34%。
境內地勢平坦,六壩村海拔1824米,屬溫涼半干旱區。具體氣象資料無觀測和記載。
全境明清時期 歸甘州五衛中的一個衛管轄,清乾隆八年(1743年)置樂樂縣丞后,先后歸東樂縣、民樂縣管轄。
全鎮現價農林牧業總產值5031.41萬元,其中:農業產值3687萬元,林業產值127.6萬元、牧業產值1216.81萬元。財政收入216萬元,財政支出40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010元。鄉村勞動力資源總數10835人,占總人口的64%名。參加社會養老保險337人。村鎮現有房屋50.98萬m2,其中:居民擁有37.95萬m2,人均居住面積22.4m2,已實現村村通自來水、通汽車、通電、通電視、通電話,有電話1476戶。年末耕地面積5.66萬畝。農作物播種面積5.27萬畝,其中:糧食作物2.71萬畝,油料作物0.33萬畝,飼草、藥材等2.23萬畝。果園1.84萬畝。當年造林作業面積2182畝,零星(四旁)植樹2.4萬株。大牲畜合計5964頭(匹),年末存欄豬2.39萬口,羊2.27萬只,雞2.95萬只。大中型和小型拖拉機分別為10臺和2200臺。
有鄉鎮企業103個,從業人員1011人,總產值6500萬元。有鎮文化站1個,村文化室14個。初中1所,在校學生916人,小學11所,在校學生2821人。鎮衛生院1所,村衛生醫療點29個,病床56張,醫務人員174人。
境內的圓通塔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東灰山遺址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石崗墩烽燧、北大寺等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圓通塔簡介
沿國道227線行至六壩鎮,即可見到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六壩圓通塔。
圓通寺始建于宋徽宗年間(公元1101一1125年),明、清兩朝多次補修。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建圓通塔,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又加高重修。
圓通塔是一座磚、石、土混筑的喇嘛教塔。佛塔通高23.37米,甚為巍峨壯觀。全塔由塔座、塔身、塔脖、相輪、華蓋和塔剎組成。塔座呈正方形,邊長8.7米。塔座之上和和須彌座四角之上都各設小塔一座。須彌座上面為覆缽體塔身,其上為塔脖,呈圓狀,周圍開20龕,每龕內或置銅佛或置菩薩像,神態安詳,似在為每一個游人祈祝平安。塔身之上有相輪13重,又稱十三天,顯示了該塔至高無上的級別。相輪之上有圓形華蓋,圍繞著鐵流蘇并等距離懸垂鐵制風鈴36個,虞風吹來,音韻清遠,似在為每個游人引導方向,摧人奮進。華蓋之上為瓷制黑寶頂,日月照耀之下,光閃渭渭,很遠即可看到。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