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實行責任制后,劉家坪鄉發展多種經營,改善生產條件。縣上包鄉單位和白水江自然保護局積極開展幫扶,鄉黨委和鄉政府帶領群眾治窮致富,取得顯著成效。全鄉興修水利設施17項,可灌地500畝;修筑鄉村公路4條45公里。在保護局的扶持下,架通丹堡至劉家坪農電線路,88戶農民用照明磨面用上電。全鄉經濟、文化、教育、衛生都有所發展。 劉家坪鄉上一屆黨委和政府堅持兩個文明建設一齊抓,推動了全鄉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發展。一是國民經濟持續增長,糧食總產達到100萬公斤,人均有糧300公斤,農業總產值250萬元,鄉鎮企業產值7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95萬元。二是農村經濟全面發展,堅持以水促農,加快農業綜合開發,大打扶貧攻堅戰,全鄉基本解決溫飽。三、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修建了前山、深溝兩社農機道路,架通劉家坪至柏樹山、劉家坪至關頭壩兩社農機道路,建成七信溝、黃家山2座小水電站,建成碉樓河、白貢山、九元壩微型電站3座。續建修通九元壩水渠,新增水澆地80多畝,建成一些村社人飲工程。四、各項社會事業協調發展,修建了劉家坪中心小學教學樓,基本實現計劃生育“三為主”、“三結合”,建成劉家坪、關頭村“村村通”工程。五、保持了全鄉社會穩定,開展了嚴打、禁毒專項斗爭,狠抓了“三五”普法,開展了收槍治暴工作。
劉家坪新一屆黨委和政府工作指導思想是:以發展為主題,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改革開放和科技進步為動力,以提高人民生浩水平為根本出發點,搶抓西部大開發機遇,以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建設為重點,以水利、交通、電網建設為突破口,堅持“農業穩鄉,營林富鄉,科教興鄉,依法治鄉”戰略方針,以水促土,以土促農。圍繞實現糧食增產、農民增收,繼續強化農業,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加大扶貧力度,不斷推進市場化,使全鄉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協調發展。抓好六方面工作。 一、以農業為基礎,優化結構。1、因地制宜,一村一品,面向市場,規模經營,調整種植結構,大力發展經濟作物,使傳統農業單一結構向現代化農業的多元化結構轉變。2、壯大支柱產業,立足資源優勢,重點建設核桃、花椒、杜仲、食用菌、養殖業等基地,形成規模優勢和經濟優勢。3、強化基礎,大辦水利,水土并舉,建管并舉,大搞農田基建,努力實現梯田化目標。4、大力推進科技興農,搞好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引導農民科學耕作、管理、經營,大力推廣地膜覆蓋、中低產田改造。5、打好扶貧攻堅戰,爭取扶貧資金傾斜,確保全鄉穩定脫貧,并向小康邁進。6、切實搞好減輕農民負擔工作,落實減負政策,嚴格執行農民合理負擔定向限額一定三年不變的政策,搞好農村稅費試點。
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在交通上,重點抓好全鄉農機道路改造和橋梁建設,新修和維修相結合,實現社社通公路,處處有橋過,抓好全鄉4座鐵索橋、3個社農機道路建設,做好班各河橋開工準備工作。電力建設上,爭取大電網延伸,采取國家扶持、部門支持、群眾興辦小水電的辦法,實現全鄉社社通電。大力加強郵電通訊、廣播電視、教育衛生等基礎設施建設。爭取丹堡到劉家坪光纜工程,實施好廣播電視“村村通”,力爭劉家坪學校操場硬化,保護站到衛生院道路硬化。建成文化圖書室。
三、狠抓產業結構調整,認真實施退耕還林戰略。
四、認真落實基本國策,鞏固“三為主”,促進“三結合”。
五、做好社會穩定工作,創造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1、搞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厲打擊各種違法犯罪,認真開展“安全村”、“文明戶”、“遵紀守法戶”創建活動,大力開展普法宣傳。2、切實抓好減輕農民負擔工作,鞏固完善土地二輪承包,依法推進村民自治。3、妥善安置困難群眾生活。4、高度重視防汛抗旱和防火、防盜工作,嚴厲打擊種毒、吸毒、販毒活動和農村惡勢力,確保全鄉社會穩定,群眾安居樂業。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