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林鄉位于西和縣西南部,西漢水兩岸,距縣城55公里。北鄰洛峪鎮,東與大橋鄉相連,西與禮縣雷壩相接,龍昌公路龍鳳——禮縣段,縱穿全境,蒿林鄉地處金陵山與云裹山之間西漢水河谷地區,境內地勢陡峭,植被稀疏,山體支離破碎,備受雨水沖刷,坡陡溝深,土地瘠瘦,旱、澇、雹等自然災害頻繁,泥石流等次生災害,農業基礎薄弱。境內海拔在850-2300米之間,平均海拔1575米,年平均氣溫15℃,年均降雨量245 毫米,無霜期188天,是西和縣唯一的干旱區。全鄉轄12個行政村村,78個組(社),1829戶,9830人,從業人員 4620人(含勞務輸出)。
面積102平方公里,年末常用耕地面積1066萬畝,山區產小麥、玉米、馬鈴薯,河谷地帶產花椒、瓜果、蔬菜。2009年糧食總產量10707.73萬斤,人均占有糧300公斤,農村經濟總收入2139.4萬元,人均純收入1298元,屬于貧困鄉鎮。全鄉有小學20所,衛生院1所。纜橋有寺洼文化遺址。駐地趙溝村,有農貿市場1處,每逢農歷一、四、七為集日。
全鄉轄12個行政村,分別為趙溝、杜林、蒿林、申集、寺申、團結、何山、段廟、楊魏、老莊、李山、大唐村。
蒿林鄉地處西漢水南岸,山大溝深,交通不便,但鄉黨委政府一直致力于改善蒿林的社會經濟發展現狀。一是鄉黨委政府把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作為壓倒一切的中心任務來抓,緊緊圍繞“控制 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做到認識到位,宣傳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二是在教育事業上努力提高質量,積極開展對貧困學生幫扶就學活動,2008年為貧困學生捐款物1.2萬元,使輟學 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三是加強提高衛生院醫療救助水平,不斷提高醫療救助水平;2008年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100%。四是鄉黨委政府堅持“以人為本,關注民生的工作理念,著力解決民生問題,統籌協調各方利益,不斷改善人民生活,全力促進社會和諧;2008年累計為318人發放農村低保金61.452萬元、發放糧食直補款5.4354萬元、農資綜合補貼46.9581萬元、退耕還林補貼460163萬元。五是農民科技素質不斷提高,2008年舉辦各類農民技能培訓5期,受訓群眾640多人次,為拓寬就業渠道、促進農民增收搭建了新的平臺。六是積極開展招商引資, 2008年招商蒿林農貿市場和蒿林鄉建新機磚廠兩個項目。
按照產業抓特色的思路,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針對鄉情確定了花椒、核桃、酸棗嫁接為主打產業,蔬菜種植為主導支柱產業,通過壓夏擴秋,不斷擴大洋芋種植面積,主抓冬膜洋芋,使冬膜洋芋種植達到6300多畝,全鄉花椒達到198萬多株,核桃4000多畝,為充分利用西漢水流域“光、熱、水”資源,大力發展高效農業。
全鄉擁有耕地面積15991畝,其中川壩地2000多畝,占總面積的13%;主要以種植冬膜洋芋、油菜、花椒、核桃為主,蒿林產的花椒、核桃、洋芋不但品優質高,而且已初步形成以花椒、核桃、洋芋為主的主導產業,并新建成何山廟坪農業科技示范園一處,總投資300多萬元;全鄉實施土地開發項目3處,總投資超過580萬元,開發后將新增土地300多畝,目前該工程已全部竣工 ,土地開發后全境將有2000多畝水澆地。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