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樹屏鎮--永登縣樹屏鎮鄉鎮建設

時間:2015-11-19 15:05:40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馬海花點擊:

當初成立信訪室的時候,每天一大早,鎮政府的院內就有許多村民在這里等候,為了及時解決群眾的難心事,樹屏鎮書記和鄉長還向村民們公布了自己的手機號,以便村民及時反映困難。信訪室的成立,不僅解決了當群眾的難題,而且受到村民們的歡迎。

小城鎮建設

2008年是甘肅省"造林綠化質量年",樹屏鎮黨委表示要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帶領群眾積極投身到造林綠化活動中去。搞好樹屏鎮的生態環境建設,是造福樹屏鎮人的一項宏圖大業,也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需要幾代人甚至十幾代人的奮斗。搞好樹屏鎮生態環境建設方面,主要抓好以下幾點工作:

造林綠化

一、提高黨員和群眾的認識,不斷增強黨員和群眾參加樹屏鎮生態環境建設的政治責任感。組織當地群眾參加生態環境建設,積極配合政府和相關部門搞好生態環境建設,作為小城鎮的―件大事來抓,以更高的熱情,更大的干勁,積極投身到樹屏鎮的生態環境建設中去。二、積極承擔任務,全力配合地方組織打好綠化樹屏鎮的攻堅戰。"全力配合、盡力而為,講求實效",是樹屏鎮搞好生態環境建設的一條重要經驗,也是今后將繼續遵循的重要指導思想。要做到這一條,必須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要規劃分配任務;二是要進一步加大投入;三是要多種形式并舉;四是要下大力氣抓好示范點建設。

造林綠化

三、加強組織領導,確保把樹屏鎮生態環境建設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綠化工程建設是一項實打實的工作,來不得半點虛假。各級機關、黨員要加強組織協凋,精心組織籌劃,狠抓工作落實。一要認真籌劃,科學組織;二要突出重點,合理使用力量;三要加強協調,形成合力。當地群眾要自覺服從樹屏鎮政府及領導的安排,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真正形成抓好援建工作的整體合力,以實際行動為綠化樹屏鎮、改善樹屏鎮的生態環境做出更大貢獻。

旅游觀光

杏花村地處永登縣樹屏鄉南部,總面積70平方公里,此地盛產杏子而得名杏花村。鳳凰山(又名通海山)坐落在杏花村西端,此山經其自然山形酷似振翅欲飛的鳳凰而得名。相傳,此山名勝古跡頗多,始建于宋初,主要建筑有通海山、百子宮、傳仙洞、大殿、通海眼、山門、玉皇閣、鳳凰亭、行雨宮等,順山擺開、氣勢非凡。臨山遠眺,雄獅守戶,大象巡山,臥駝掌天,美景天成,據傳通海眼仙氣四溢,直通南海,深不可測,惜此景毀于文革中。今仰當地民眾,企事業、廠礦以及友好單位、諸賢達志士之力,復修一新,經饗中外游客。

鄉鎮名人

私塾

周應灃(1861年一1942年),字伯清,號棣園、鼎元,花萼大士。永登縣樹屏鎮咸水河人。周應灃自幼常年在外祖父家住,受到學有所成的外祖父廖鑒章的不少教誨。稍長,奔波于故鄉與蘭州之間讀書,清德宗光緒十四年(1888年),中戊子科第八名舉人,后曾十次人京應試進士,均名落孫山,但是他有幸遍游秦晉、燕京、江淮勝地和隴右、河西。清德宗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獲大挑二等。始司鐸靜寧州,署階州直隸州學正,選秦安縣訓導。清宣統二年(1910年),保薦為知縣。周應灃於署階州直隸州學正,秦安縣 訓導期間,積極倡導和實踐科舉制度的廢除和新學堂的建立,根據當時學部有關章程,利用舊祠堂、廟宇,督促、協助州縣,將書院、私塾改組為官立小學堂,督導鄉村捐資辦義學、社學,為民眾教育作出了努力。后調甘肅學務公所,先后任普通教育科、專門教育科、實業教育科、圖書科與總務科科長,欽加五品銜。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