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以小城鎮建設為龍頭,增強小城鎮產業包容力和對外影響力,完成小城鎮總體規劃,建設具有合理規劃布
局、超前的道路交通、完備的配套設施、優良的管理秩序和優美的生態環境的現代化小 城鎮。啟動各行政村村莊建設規劃,多管齊下,扼制亂打莊蓋房現象,做到合理規劃、按程序審批、按要求建設。加強各村農田水利基礎設施、鎮村道路、人畜飲水、環境綠化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建設群眾生產之余休閑小廣場。綠化、亮化村莊。推廣新能源利用建設。有線電視、網絡等信息化服務進村入戶。
發展農村社會事業
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奮斗目標,大力推進科教興鎮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協調發展經濟、科技、教育、衛生等各項社會事業,全面改善群眾物質文化生活。全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明顯提高,農村社會保障體制啟動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更加完善、法制更加完備,依法治鎮得到全面落實,生態環境有較大改善,人與自然較為和諧。
培養新型農民和農村實用人才
加強農業科技培訓。以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質和致富能力為目的,以培養種養能手、鄉村農民科技人員為重點,大力實施以農村實用技術、務工技能培訓為主要內容的"陽光工程"。聘請省市農業專家、技術人員定期舉辦培訓班,尤其側重于現場技術指導,做到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合,切實掌握生產技能。結合鎮內企業較多,人均耕地較少的現狀,發展勞務經濟,協調駐鎮企業優先吸納本鎮農民工,并配合組織符合企業用工需求的崗前培訓,為鎮內企業提供優秀的入廠務工人員,實現失地農民逐步向產業工人的有序轉移。使全鎮18歲以上、45歲以下年齡段的農村勞動力基本掌握1-2門實用農業技術或職業技能,培養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和務工農民。
強化民主法制建設
健全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村民自治機制,進一步完善村務公開和民主議事制度,以落實《村務公開制度》、《兩委聯系會議制度》、《村民代表會議制度》為重點,積極開展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范活動,切 實維護農民的知情權、參與權、管理權、監督權,完善村民"一事一議"制度,健全農民自主籌勞的機制和辦法,引導農民自主開展農村公益性設施建設。圍繞主導產業,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則,引導建立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中介服務組織,完善自律機制,增強服務功能,深入開展普法教育,引導農民樹立法制觀念,增強依法維護權益的能力和履行義務的責任。妥善處理農村各種矛盾,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創造農村安定祥和、農民安居樂業的社會環境。
加強基層組織建設
以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為龍頭,以提高黨員干部素質,轉變干部隊伍作風,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為著力點,結合開展基層組織建設"三級聯創",實施"雙培雙帶"工程和"雙明星"創建活動,深入開展以"爭創發展型黨支部、爭當服務型村干部、爭做幫帶型黨員,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主要內容的"三爭一促"活動,提高黨員干部隊伍素質,增強村黨支部的凝聚力、感召力和戰斗力,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
2008年2月至3月,榆中縣文物普查組在金崖鎮文物普查中新發現58處代表蘭州地方建筑工藝的古建筑類文物點。其中,四合院49處,家祠7處,驛站1處,水煙手工作坊1處。49處四合院形式多樣,布局各異,用料比較考究,木刻磚雕較為精美。其中三堂三廈式38處,三堂五廈式7處,三堂七廈、三堂九廈式、三堂十一廈式各1處。這批四合院共涉及農戶59戶,總占地面積14574.8平方米,總建筑面積4962.9平方米,院內遺存文物60余件。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