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57年,阿克塞縣木器廠就已成立,同時建起了小型火電站,后來又建成了阿克塞縣向陽煤礦,初步奠定了自治縣工業發展的基礎。
1978年以來,阿克塞縣國營石棉礦、修造廠成為工業支柱企業。隨著縣農修廠、縣石棉礦、縣供電所、建筑安裝公司和各鄉工業企業的快速成長,賽寶包裝公司、神威化工公司、萬噸石棉選廠、石棉設備制造、石棉市場等大型企業在市場經濟大潮中順利誕生,增強了工業經濟發展的后勁。
隨著改革開放步伐的加快,1999年阿克塞縣工業園區正式建成運營,經過10多年發展之后,如今成長為對外開放的窗口、招商引資的平臺,已經形成了"一區(省級循環經濟試點園區)三園(阿克塞循環經濟產業園、阿克塞風電產業園、阿克塞光電產業園)"。阿克塞工業園區占地面積26.82平方公里,規劃建設面積6.2平方公里。21世紀以來,先后建成了1萬噸水選改性礦物纖維生產線、1.2萬噸膨化炸藥生產線、300萬條麻塑包裝袋生產線、10萬噸水泥粉磨生產線、120萬噸干法水泥生產線、1萬噸精制硫化堿生產線、40萬噸鐵精粉生產線、400萬噸石棉尾礦濕法選礦工藝回收利用、煤化工循環經濟產業鏈項目及1.6萬噸乳化膠狀炸藥生產線擴建項目等一批重點項目。
阿克塞縣工業園區建園以來,園區內共有各類工業企業及個體工商戶60戶,其中石棉礦山開采企業14戶,人園企業30戶,醫療通訊業3戶,個體工商服務業13戶,各類從業人員4000余人(包括紅柳溝石棉礦區)。園區固定資產投資從成立時的7000多萬元增加到2014年的3.4億元,同比增長385%;工業總產值從"十一五"末的7.2億元,增加到11.7億元,同比增長62.5%;工業增加值2.2億元,增加值6.07億元,同比增長175%。
21世紀,計劃實施新、續、改擴建工業項目19項,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45.7億元,同比增長52%。其中,非能源類工業項目11項,能源內項目8項,為"十二五"規劃的順利實施奠定了基礎。
在21世紀,阿克塞縣把"工業強縣"作為發展縣域經濟的首要戰略,以工業轉型發展為目標,緊緊圍繞"3341"項目工程及中心工作,工業經濟實現了快速發展,經濟實力明顯增強,工業園區產業集聚效應日益凸顯,經濟發展活力不斷增加。已經形成了以石棉開采加工、礦山機械、化工、包裝材料、非金屬礦物研究開發、飲食服務等為一體的產業發展模式,成為拉動經濟快速發展的有力支撐。
1987年,阿克塞縣成立了面積為119.6平方公里的省級自然湖和候鳥自然保護區,分別是大小蘇干湖;2006年,經國務院批準成立了占地為39.6萬公頃的野駱駝自然保護區。通過設立自然保護區,有效保持了生態資源平衡發展。
1999年,為了進一步改善牧區生態環境、合理開發草原資源,實現可持續穩定發展,該縣采取生態自然恢復與人工措施并舉的方式,在阿勒騰鄉海子地區先后實施了牧區開發示范縣建設和草原"三化"綜合治理項目,建設人工草地4360畝、改良草場24.7萬畝、人畜引水渠28.4公里、綜合治理草原57.5萬畝、購置機械設備6臺(套)、引進種畜576只,全面促進了草原的可持續發展。
自2003年啟動實施退牧還草工程以來至2013年,累計投資2.32億元,建設圍欄1200萬畝,補播改良76萬畝,建成人工飼草基地1萬畝,這些項目實施以來,該縣生態環境得到了一定改善,農牧民生活質量大幅提高。
自2011年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啟動以來至2014年,為1046戶、3022個農牧民累計發放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資金8709萬元,確定禁牧面積480萬畝、草畜平衡999.29萬畝、牧草良種補貼2.9萬畝,完成減畜任務2.485萬個羊單位。
2014年城區綠化面積已達到53.44萬平方米,栽植各類園林樹種40.5萬株,人均公共綠地面積41.8平方米,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49.6%。在全國園林綠化縣城驗收中,成為甘肅省第一個"國家園林縣城"。
截止至2014年,已累計接待游客50.67萬人次,實現旅游收人2.886億元,使旅游業由以往的邊緣經濟正在向主導經濟逐步發展。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