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平川區--白銀市平川區豐富的自然資源

時間:2015-11-21 16:38:26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馬海花點擊:

平川區年平均溫度8.2°C,最高年平均溫度9.8°C,最低年平均溫度7.9°C;最高氣溫出現在7月,平均為21.3°C;最低氣溫出現在1月,平均為-8.6°C;極端最高氣溫達34.1°C,極端最低氣溫-23.2°C。無霜期平均為143天,最長達170天;霜凍初日為9月30日,平均終日為5月11日。海拔最大相對高差1511米,氣溫隨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因此形成四個不同的氣候區。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平川區

煤炭資源分布境內的整個西北部,總儲量約11.37億噸,可采儲量為8.53億噸,具有低灰、低硫、高發熱量的特點。還有陶土、花崗巖、沙金、銅、錳、石灰石、石英石、沸石、燒脹粘土等多種礦產資源。

平川區礦產資源種類較多,截止2010年,已探明或發現的礦藏有11種。能源礦產資源以煤炭為主。煤質優良。平川區煤炭資源在全省占第二位,僅次于華亭礦區,為平川區優勢礦產之一。共劃分為寶積山、紅會、王家山、磁窯、井兒川5個煤田區。國營統配煤礦在寶積山、紅會、王家山三個煤田開采,煤炭總儲量10.8億噸。其中寶積山含煤面積約22平方公里,紅會礦區含煤面積約18平方公里,王家山礦區含煤面積約10平方公里。

水資源

黃河流經平川區境內32公里,集水面積1.3萬畝。有可耕地50.5萬畝,宜林地71.5萬畝,宜牧地131.9萬畝,

光照資源

光熱資源豐富,氣溫日差較大,年均溫度8.2℃,年太陽輻射量為147.3千卡/平方厘米。

土地資源

平川區總土地面積2106平方公里,合315.9萬畝,其中耕地26.32萬畝,占總土地面積的8.3%,人均耕地3.4畝,高于全省人均耕地2.4畝的水平。耕地中,山地14.36萬畝,川地11.9萬畝;其中,水地為6.69萬畝,占耕地面積的25。42%,三田面積為9.46萬畝,占耕地面積的35.94%;三田中,砂地為6.7萬畝;梯田1.51萬畝,溝壩地1.25萬畝。宜林地71.5萬畝,占總面積的22.63%;宜牧地131.9萬畝,占總土地面積的41.75%;宜農荒地8萬畝,占總土地面積的2.53%。26.32萬畝耕地中有19.8萬畝為中低產田,占耕地面積的75.2%。現有林地6.84萬木畝,森林覆蓋度低,只有2.16%。

人口民族

人口

截止2010年11月1日零時,平川區常住人口為 192398人。平川區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戶56556戶,家庭戶人口為173860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 3.07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 3.73人減少 0.66人。平川區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為 101233人,占52.62 %;女性人口為 91165人,占 47.38 %。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11.24下降為 111.04。 平川區常住人口中,0-14歲人口為31485人,占 16.36%;15-64歲人口為148477人,占77.17%;65歲及以上人口為12436人,占6.47%。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11.51個百分點,15-64歲人口的比重上升8.18 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33個百分點。

民族

平川區是一個多民族集居地,境內居住著漢、回、滿、蒙等13個民族,總人口14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4346人,世居人口3046人,流動人口約有1300余人,主要居住在寶積、共和、紅會、水泉、王家山等地。少數民族中回族有4090人,其中世居人口2790人,流動人口約有1300余人,主要分布寶積、共和、紅會;滿族有95人,居住在長征路下屬各居委會;蒙古族有81人,么佬族6人,居住在紅會、王家山等地;東鄉族有35人,居住在紅會和寶積;壯族有12人,居住在紅會、旱平川和魏家地;維吾爾族有2 人,居住在魏家地;藏族有15人,居住在寶積和王家山;侗族3人,裕固族2人,瑤族2人,錫伯族3人,居住在周家地。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