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成縣--隴南市成縣經濟建設

時間:2015-11-25 15:07:16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馬海花點擊:
南北朝:宋元嘉十九年(442年)平仇池,縣入宋,隸南秦州之武都郡。北魏太武帝真君七年(446年),初置仇池鎮,以縣隸鎮。西魏廢帝二年(553年),改南秦州為成州,初置同谷縣。

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以同谷縣屬康州,煬帝大業三年(607年),初置河池郡,以康州之同谷縣屬河池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以同谷縣置西康州。貞觀元年(627年),廢西康州復置成州,以縣屬成州,隸隴右道。天寶元年(742年),改成州為同谷郡,乾元元年(758年)復為成州。寶應元年(762年),吐番攻陷成州治所上祿縣。州治沒吐番后,以縣入屬鳳州,為唐、蕃犬牙交錯地區。咸通七年(866年),復置成州,徙治縣東南七里之寶井堡,后徙治同谷。后唐復置成州,治同谷縣。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成州入屬北宋,治同谷,領栗亭縣。開寶六年(973年)升為團練。初隸陜西西南路,至道三年(997年),成州隸陜西路。

南宋:紹興十四年(1144年),分利州為東西兩路,以成州隸利州西路。開禧二年(1206年),州入金朝。開禧三年(1207年),州復屬南宋。

元:至元七年(1270年),并同谷、天水二縣入州,州隸陜西等處行中書省之鞏昌總帥府。

明:洪武二年(1369年),成州入屬明。初隸陜西等處行中書省之鞏昌府。洪武九年(1376年),改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洪武十年(1377年),改州為縣,直隸陜西承宣布政使司之鞏昌府。

清:成縣初隸陜西布政使司之鞏昌府,康熙三年(1664年),分陜西為左右布政使司,成縣隸右布政使司之鞏昌府。康熙六年(1667年),改陜西右布政使司為鞏昌布政使司,成縣仍屬之。康熙七年(1668年),改鞏昌布政使司為甘肅布政使司,成縣因之。雍正五年(1727年),以天水、青石、白環三里入秦州,以階州八百戶、禮縣府城村民及西固所軍入成縣。雍正七年(1729年),升階州為直隸州,成縣始屬階州。

中華民國:民國元年(1912年)三月十五日,成縣光復,屬中華民國,初隸鞏秦階道。民國二年(1913年)二月,裁撤清制府、廳、州、分州,一律改縣制,并改知縣為縣知事。鞏昌府廢后,成縣屬隴南道(治天水,后改渭川道所轄)。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國民政府將甘肅省劃分為七個行政督察區,成縣劃屬第四行政督察區(公署駐天水)。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甘肅省劃分為八個行政督察區,成縣改屬第八行政督察區(公署駐武都)。全縣置五鎮八鄉。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以汪川鎮入屬徽縣。至此,全縣四鎮八鄉。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成縣濱河夜景

1949年12月2日,成縣全境解放,成縣屬武都專員分署。12月下旬,全縣新建立5區48鄉。

1955年5月1日,以西和縣紙坊鄉入屬成縣。

1956年,以縣改屬天水專員公署。

1958年3月25日全縣為1鎮23鄉。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