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和縣位于甘肅省東南部,隴南市北部,西秦嶺南側(cè),系長江流域西漢水上游。東臨徽縣、成縣,南依武都、康縣,西北與禮縣交界,東北與禮縣、天水秦州區(qū)接壤。面積為1861平方公里。
西和縣地處西秦嶺南側(cè)長江流域嘉陵江水系西漢水上游,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西北屬梁峁溝壑區(qū),地表起伏平緩,土質(zhì)肥沃,東南屬嶺南山林區(qū),峰巒疊障,山嶺陡峻。境內(nèi)平均海拔1692米。
氣候濕潤,四季分明,屬暖溫帶半濕潤性氣候。年平均氣溫8.4℃,平均無霜期183天,平均日照期為1842小時,年均降水量為533毫米。
西和縣境內(nèi)有西漢水、漾水河等有大小河流8條,年徑流量12億立方米。
西和縣境內(nèi)主要為長江流域嘉陵江水系西漢水上游,有大小河流8條,地下水資源約1億立方米。
西和縣有鉛、鋅、銻、銅、鐵、金、銀、大理石、石灰石、水晶石、硫磺及油頁巖等金屬礦產(chǎn)和非金屬礦產(chǎn),截止2008年,鉛鋅礦探明的儲量為3350萬噸,金屬量264萬噸,屬全國第二大鉛鋅礦帶--西成鉛鋅礦帶向西延伸部分;銻礦已探明儲量為520萬噸,金屬量15萬噸;黃金資源散布全縣。
西和縣境內(nèi)有亞熱帶、溫帶、寒帶樹木1000多種。截止2008年,西和縣森林覆蓋率41%,面積為1100萬畝;農(nóng)作物以小麥、玉米、洋芋、蕎麥為主,經(jīng)濟(jì)作物有白云豆、胡麻、菜籽等,中藥材以半夏、紅芪、黨參、大黃、當(dāng)歸、柴胡、西貝母為主的約1000多種,種植面積5.4萬畝;薇菜、蕨菜、木籠頭等食用藥用菌和山珍野菜100多種。
西和縣境內(nèi)有包括大鯢(娃娃魚)、紅腹錦雞等國家一類保護(hù)動物在內(nèi)的野生動物300多種。
西和縣有漢族、回族、黎族、土族、白族、苗族、羌族、滿族、朝鮮族、藏族、維吾爾族、蒙古族、鄂倫春族、俄羅斯族、錫伯族、哈尼族、侗族、布依族等民族分布。
甘公網(wǎng)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