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銻污染事故處置現場,泄漏的尾礦砂就從圖中上方的涵洞流出,進入太石河,再從太石河流入西漢水,在陜西略陽匯入嘉陵江,再進入四川廣元。 邵文杰/攝
工作人員抬藥劑處理水體污染
成縣索池鄉安塄村村民在康縣太石鄉河口村排隊取水
11月23日晚發生的甘肅隴星銻業3000立方米尾砂泄漏事件,導致嘉陵江及西漢水300多公里水域銻超標,污染涉及甘陜川3省,影響巨大!董h境與生活》記者迅速趕到污染現場采訪。
300多公里河段銻超標
11月23日晚,位于甘肅省隴南市西和縣的甘肅隴星銻業有限責任公司的選礦廠,發生尾礦泄漏事故:尾礦庫溢流井水下約6米處的拱圈蓋板破裂,導致溢流井周圍約3000立方米尾礦砂漿溢出,流入太石河及西漢水,造成西漢水兩岸人畜飲水嚴重污染,水中大量魚和水生植物死亡。
西漢水是嘉陵江一級支流,此次泄漏造成嘉陵江和西漢水300多公里河段銻濃度超標,一度超過標準120倍!據了解,污染河流12月5日已進入四川省廣元市境內,污染區域跨甘肅、陜西、四川3省。
據《環境與生活》記者了解,此次泄漏事故污染處理主要有三大塊工作,一是切斷污染源頭,修復破損的尾礦庫溢流井隔板;二是利用沿線的水電站和新修的攔水壩,截留受污染水體,投放治污藥劑,降低水體銻含量;三是嚴密監測水質變化,確保沿線群眾飲水安全。
堵住源頭 封堵尾礦
事故發生當天,甘肅隴南市政府官方稱,經初步勘查,約3000立方米尾砂溢出,經太石河流入西漢水,通過省界斷面進入陜西省漢中市,造成西漢水大面積污染。同時,隴南市啟動環境污染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和三級響應,成立領導小組和應急指揮部,組織專家和技術人員提出了封堵尾礦的施工方案,組織當地3萬多人參與搶修。截至12月8日,已修筑攔水壩109多個,沉淀池200多個,出動大型機械230臺,對尾礦涵洞出水進行圍堰,對太石河沿河3縣投放絮凝劑40噸、石灰400噸,沿河設置了14個監測位,并對太石河主河道進行導流。
據了解,西漢水流經甘肅隴南市西和、康縣、成縣3個縣區。太石河在甘肅境內流入西漢水,在陜西略陽匯入嘉陵江,然后一路進入四川。
污染沿岸停取生活水
11月25日,隴南市成縣水務局發出“關于禁止將西漢水水源作為人畜飲水水源的緊急通知”,同時通知西漢水河道內的采砂單位與個人即日起停止采砂作業。
11月26日,應急響應級別提升為二級,全力以赴開展源頭封堵、河道截流和水體降污等工作。
11月26日下午17點,甘陜省界10公里處特征污染物銻監測濃度為0.673毫克/升,超標120.5倍。隨后幾天,監測到的銻濃度基本呈下降趨勢。
同一天,成縣政府也發出《關于禁止在西漢水沿岸影響區取水飲水通告》,通告要求,禁止在西漢水沿岸取水作為人畜飲水水源,立即關閉西漢水沿岸飲水安全工程取水水源;同時,在飲水安全工程關閉期間,相關鄉鎮要發動群眾在周邊尋找溝溪、山泉等安全水源,作為人畜飲水水源。對飲水確實存在困難的群眾,縣抗旱防汛服務隊要及時組織拉運送水,保障影響區群眾生活用水。
村民:我們成了上甘嶺
11月27日中午,《環境與生活》記者在西漢水流經的隴南市成縣索池鄉王灣村河段看到,村民在索池鄉一位鄉領導的帶領下,用鐵鍬鏟除水岸邊的黑色銻礦尾砂,并堆積在離水面較遠處。
有村民對《環境與生活》記者說:“從24日停水一直到現在了,家家戶戶沒有水吃,要到離村2公里外的山里去背水,到了山里還要排隊,背一趟水花一上午時間。”
王灣村的村民還對記者說:“我們現在成了上甘嶺,河里的水都成了水泥色,政府應當追責,盡快恢復我們的人畜飲水!
《環境與生活》記者了解到,發生事故的甘肅隴星銻業有限責任公司,是在原甘肅銻廠基礎上組建的股份制民營企業,成立于2003年9月11日,注冊資金3122萬元,主業是采、選、冶及銻深加工。主產品為銻精粉、精銻、銻白及銻酸鈉。該公司所屬崖灣銻礦銻金屬儲量居全國第三、西北第一。該公司所在地的西漢水和嘉陵江支流太石河,距陜甘交界處120多公里,至西漢水入嘉陵江口約150公里。
鑒于此次泄漏事件已經造成跨省界污染,環保部認定已經構成重大突發環境事件。按照《突發環境事件調查處理辦法》的有關規定,環保部已組織有關專家成立調查組,赴地方有關市縣開展全面調查。目前,企業相關責任人已被有關部門控制、接受調查。記者從西和縣縣委外宣辦核實,西和縣環保局監察大隊隊長、太石河鄉黨委書記,因涉嫌遲報泄漏事件,目前被停職檢查。
沿岸截污效果明顯
我國《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中規定銻的限值為5微克/升(5ug/L)。《環境與生活》記者在陜西省漢中市環保局網站查閱到的《關于甘肅省隴南市銻污染事件漢中境內應急監測情況的通報》顯示,截至12月1日23時59分,西漢水在甘陜入境處銻超標4.85倍,葫蘆頭水電站庫區銻超標13.4倍,西漢水嘉陵江入口銻超標30.4倍。此前的11月28日,西漢水在甘陜入境處和葫蘆頭水電站庫區銻超標分別為20.4倍和29.9倍,污染呈下降趨勢,然而,11月28日當天,西漢水嘉陵江入口銻濃度顯示為合格。
連日來,各項治理工作有序推進,截流和截污效果明顯。隴南市的監測數據顯示,截至11月30日14時,西漢水毛壩下游省界流量峰值由19.6立方米/秒,下降到10.5立方米/秒。甘陜省界10公里處銻監測濃度由11月26日17時的0.673毫克/升超標120.5倍,降到11月30日12時的0.024毫克/升超標3.8倍。目前,源頭已無污染物進入河道。
另據新華社12月3日電,最新監測數據顯示,嘉陵江陜西出境處水質達標。四川廣元市疾控中心監測報告也顯示,目前以嘉陵江為飲用水水源的市城區集中式供水機構出廠水,均符合國家標準。12月8日,四川省環保廳廳長姜曉亭向媒體表示:進入嘉陵江的污染源已被切斷,污染水體基本可止于廣元境內。
隴南市副市長尚楨在11月30日17時的情況通報會上披露,“通過自主和親友互幫,以及到周邊實施人飲工程村取水方式,已解決流域1.96萬人的飲水問題!
但是,截至12月11日記者發稿前,西漢水沿岸村民的飲用水依然靠背水或用三輪車拉水維持。
【環境百科】
銻污染與銻中毒
2015年11月23日晚,甘肅省隴南市西和縣隴星銻業有限責任公司尾礦庫發生尾砂泄漏,造成下游嘉陵江一級支流西漢水出現水污染。
銻(Sb)是一種銀白色有光澤硬而脆的金屬元素,呈鱗片狀晶體結構,可制成棒、塊、粉等多種形狀。銻的用途廣泛,用來生產各種阻燃劑、蓄電池、合金、陶瓷、玻璃、顏料、半導體元件等,紡織、造紙、醫藥及化工領域也多有運用。中國是銻儲量大國,據美國地質調查局2011年發布的世界礦產資源綜述表明,全球探明儲量約180 萬噸,而中國占95萬噸,居全球首位。自20世紀末以來,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銻及其化合物生產國。世界銻的主要用戶是美國、日本及西歐,其消耗總量約占世界總消耗量的一半以上。
銻的毒性很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污水綜合排放標準》,銻(Sb)屬于第一類污染物(即能在環境或動植物體內蓄積 ,對人體健康產生長遠不良影響者),其最高允許排放濃度為每升0.1毫克(0.1mg/L)。歐盟將銻列為高危害有毒物質和可致癌物質,并予以規管。美國環保署禁止殺蟲劑中含有銻,美國國家職業安全和衛生研究所希望讓工人盡量少呼吸到銻以防止膀胱癌。日本研究者發現,城市空氣中的微小顆粒物就含有銻,其主要來源是剎車片。國內媒體也披露過塑料飲料瓶被檢測出含有銻的報道。
銻中毒的發生多是由于大量服用含銻的藥物以及誤食含銻染料、火柴頭等所引起;也有因食用含銻器皿盛放的酸性食物或飲料以及被銻污染的食物、飲用水等導致中毒。口服中毒者主要表現為胃腸道癥狀、如惡心、腹痛、腹瀉、糞便帶血,并可有心肌、肝、腎損害的癥狀,甚至出現休克、急性腎功能衰竭。
因此,涉及銻金屬的開采與利用的各個環節,都必須嚴格監管。(藍帆/整理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