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西部商報報道 (記者 李楊) 昨日,“工行杯”感動甘肅·2015十大隴人驕子評選活動新聞發布會在蘭州舉行。由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省廣電總臺主辦,甘肅日報、西部商報等單位共同協辦,中國工商銀行甘肅省分行全程冠名贊助的“工行杯”感動甘肅·2015十大隴人驕子評選活動今日起全面啟動。包括我省天水市武山縣鴛鴦鎮盤古村農民包永弟在內的21名候選人,正式亮相并開始接受投票。
據了解,此次活動投票時間統一為2015年12月23日10:00至2016年1月6日10:00。通過為期15天的投票,21位候選人在總得票數排序的基礎上,充分考慮評委會的主導意見和社會各界的反饋情況,最終確定其中10位為“工行杯”感動甘肅2015十大隴人驕子的入選人,其余將授予年度隴人驕子提名獎。
【投票評選規則】
一、投票說明
1.投票范圍為主辦單位公布的21位候選人;2.候選人代碼由兩位阿拉伯數字組成(01-21),每位候選人對應唯一代碼(候選人按姓氏拼音排序)。投票時填寫候選人代碼即可;3.投票共設五種方式,每種方式每人只能參與投票1次。無論哪種方式,所選候選人不得超過10人,每位候選人限投一票,否則視為無效投票。
二、投票方式
1.填寫選票。12月23日,《甘肅日報》《甘肅經濟日報》《西部商報》《蘭州晨報》在刊登候選人事跡的同時,刊登選票。(1)使用報紙選票須填寫投票人真實姓名和身份證或軍人證號碼,不填、錯填或重填的選票無效;(2)空白選票可復印,但須與原選票大小一致,縮放、拼接的選票無效;(3)填寫選票須用鋼筆、碳素筆或圓珠筆將所選候選人代碼后的“〇”涂黑。涂黑部分復印無效;(4)投票要將“‘工行杯’感動甘肅·2015十大隴人驕子評選活動選票”信封標識(附后,可復印)粘貼在信封正面收件人郵編下方并貼足郵票。選票可由投票人自行郵寄,也可由單位統一打包郵寄。選票寄至:蘭州市187信箱(蘭州市城關區詹家拐子4號,郵政編碼:730030),聯系電話:0931-8812099轉8024、8027。
2.網絡投票。點擊中國甘肅網(www.gscn.com.cn),或每日甘肅網(www.gansudaily.com.cn),進入本次評選活動專題,按提示參與投票;投票將采用IP地址設限,每位用戶限投一次,每次限投10人,多于10人或1人多投都設置為無效投票。可以在留言簿中對候選人或評選活動發表感言。
3.短信投票(免收信息費)。編發短信,直接輸入候選人代碼,移動手機用戶發送至106585931999,電信手機用戶發送至106592200,聯通手機用戶發送至1065596165。為10人以內(含10人)候選人同時投票時,代碼之間用空格或“,”“.”“、”隔開。每個手機號碼,只能為一位候選人投1票,重復投票無效。
4.電話投票(免收信息服務費)。電信用戶撥打1183291(無需加撥區號),按提示為“隴人驕子候選人***、***”(或代碼號)投票。移動用戶撥打12580(無須加撥區號),按提示為“隴人驕子候選人***、***”(或代碼號)投票。每個手機號碼,只能為一位候選人投1票,重復投票無效。
5.新媒體投票。登錄手機新媒體“甘肅愛城市”、“和生活”網站或客戶端,以及進入“甘肅移動網絡特賣會”“翼起玩”“甘肅聯通客戶俱樂部”微信公眾號,均可進行投票。通過用戶手機號碼或用戶ID設限,每人只能為一位候選人投1票,重復投票無效。
三、投票時間
2015年12月23日10:00至2016年1月6日10:00(報紙選票以日戳為準),投票期15天。
四、監督舉報
評選活動堅持群眾自愿投票的原則,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包辦投票、或為特定對象組織投票等弄虛作假行為,一經舉報查實,即取消相關候選人評選資格。主辦單位在工作時間設專人接受社會各界對候選人事跡及整個評選活動的監督和舉報。舉報電話:0931-8928494、8928495、8928496。
【2015十大隴人驕子候選人建議人選事跡】
1
包永弟
天水市武山縣鴛鴦鎮盤古村農民(天水市委宣傳部推薦)
現年25歲,群眾。90后的他,近年來一直在天津打工,8月13日凌晨,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發生后,天津高新區塘沽海洋科技園企業員工包永弟不懼危險,只身前往爆炸現場救援。在爆炸現場,與另外三名志愿者經過兩個小時的徒手挖掘,救出天津港公安局交警支隊被埋民警王建軍。
2
陳劍銘(回)
甘肅省康復中心白內障復明中心副主任醫師(省康復中心推薦)
現年40歲,群眾。作為醫療業務骨干,他從1999年以來,常年帶領醫療隊踏遍全省14個市州、47個縣區,實施復明手術近5萬例,手術脫盲率99.8%,脫殘率95%。他以精湛的醫術和高尚的醫德,抱著對患者無限熱愛,把自己的青春無私奉獻給全省貧困白內障患者,為他們拔翳復明解除病痛、回歸社會作出了巨大貢獻,贏得了患者的信賴和贊譽,被稱為百姓心中“光明使者”。
3
陳垣
現年52歲,中共黨員。他從事藥用植物栽培育種研究20年來,成功馴化了我省藏區特有的秦艽、羌活、獨一味、川貝母等7種野生藥材,近五年累計推廣4700余畝,取得經濟效益9.4億元。
4
丁文廣(回)
蘭州大學西部環境與氣候變化研究院教授(蘭州大學推薦)
現年52歲,中共黨員。自從加拿大留學歸國后,他積極致力于最新科研成果轉化為貧困地區公益項目的工作。他帶領項目團隊,累計從各個基金會申請了2820萬元資金,先后用于甘肅省貧困地區的公益項目的實施。他充分發揮其曾經管理過國際發展項目的優勢,從施永青基金會等公益機構爭取了690余萬元的項目資金,全部投入到平涼市崆峒區“聯村聯戶”項目區和貧困地區,使4000多戶貧困戶、2萬多人受益。2014年獲第四屆甘肅省助人為樂模范榮譽稱號,2015年獲第五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榮譽稱號。
5
達文虎
蘭州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隊副支隊長(蘭州市文明辦推薦)
現年46歲,中共黨員。從警20多年來,他累計破獲刑事案件1100余起,其中破獲多起公安部、省公安廳督辦案件,先后打擊處理犯罪嫌疑人300余人,追回被盜搶機動車300余輛,累計挽回經濟損失3500余萬元;先后查處治安案件1000余起,治安處罰1000余人,抓獲逃犯100余人;破獲毒品案件30余起,繳獲毒品海洛因1100多克。2012年被授予“全國公安機關愛民模范”和“全國優秀人民警察”榮譽稱號。2014年獲第四屆甘肅省敬業奉獻模范榮譽稱號,2015年獲第五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榮譽稱號。
6
樊芳朝
定西市岷縣梅川鎮茶固小學教師(定西市委宣傳部推薦)
現年43歲,群眾。他1991年走上教育教學崗位,1992年開始,患類風濕性關節炎和指端皮炎,導致行動困難,手腳上的指甲全部脫落,經常流血不止。他在與病魔頑強斗爭的24年里,將全部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去追求教師職業的生命價值,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忠實踐行者,也是一名山村教育的守望者。2013年9月,被甘肅省教育廳評為隴原最美鄉村教師;2015年5月獲第二屆“TCL希望工程燭光獎”;入選全省2015年“中國夢·凡人善舉天天看”微記錄電影工程。
7
馮起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省科協推薦)
現年49歲,中共黨員。自1997年日本留學回國后,在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的支持下,他將研究方向鎖定為河西走廊水生態和環境保護研究。針對山區植被退化、天然綠洲植被退化等問題,他獨創了“天然植被保護+雨養植被補植+低耗水種樹引種”“三帶一網”節水型植被防護體系模式和“六帶一體”綜合防護體系模式等三項系統型的技術成果,其技術模式在甘肅張掖、武威、敦煌等地示范推廣面積達540萬公頃,累計經濟效益34.2億元,為甘肅絲綢之路經濟帶黃金段的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8
姜寶德
武威市民勤縣東壩鎮連豐村農民(武威市委宣傳部推薦)
現年51歲,群眾。他是東壩鎮設施農牧業和特色林果業的帶頭人,是全縣屈指可數的收購大戶之一,全縣60%的西紅柿和50%的葡萄由他直接或間接組織銷售。2000年以來,他為周邊10余個鄉鎮群眾提供溫室產品收購、信息反饋和品種推薦等服務,積極牽線搭橋,引進外地客商,年銷售溫室產品達5000噸。2014年獲第四屆甘肅省誠實守信模范榮譽稱號,2015年獲第五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榮譽稱號。
9
李春芳(女)
中共甘肅省委黨校文史教研部教授(省委黨校推薦)
李春芳,現年53歲,中共黨員。現任甘肅省委黨校文史教研部教授,歷史教研室主任,省社科優秀成果獎評審專家。她自1984年參加工作,自覺踐行黨校姓黨原則,處處不忘黨校教師的身份,弘揚正能量,嚴守黨的意識形態陣地。2015年,被全國總工會授予“五一巾幗標兵”、甘肅省婦聯授予“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
10
冷木(女,藏)
甘南州迭部縣尼傲鄉原婦聯主任(甘南州委宣傳部推薦)
現年53歲,中共黨員。40年前,一位頭上帶著傷還拖著一條殘腿、年過6旬的輕微智障老人出現老阿媽家大門口,善良的老阿媽一家收留了他。這位老阿媽就是冷木的婆婆。從嫁過來的那一天起,在照顧好一家老小的同時,冷木也擔起了照顧流浪老人的責任。如今,老人已104歲,成了尼傲村最長壽的人。2014年,她獲第四屆甘肅省孝老愛親模范榮譽稱號,2015年獲第五屆全國孝老愛親道德模范榮譽稱號。
11
梁培鋒
武警甘肅省總隊武威市支隊四中隊四級警士長(武警甘肅省總隊政治部推薦)
現年32歲,中共黨員。自2000年12月入伍以來,他始終忠誠于黨,愛崗敬業,敢于擔當使命,始終扎根高原,默默無私奉獻。先后3次榮立個人三等功,4次被總隊、支隊評為優秀共產黨員,8次評為優秀士兵和技術能手,在抗擊“非典”“奧運安保”“隧道滲水搶修”“機車失火救援”“舟曲特大泥石流搶險”、青海玉樹地震救援等急難險重任務中,共救援、治療傷病員30余人。
12
李萬祥
蘭州交通大學機電學院教授,蘭州金東明機電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蘭州市委宣傳部推薦)
現年43歲,中共黨員。他是中共甘肅省委組織部“隴原青年創新人才”,“蘭州百名創新創業典型”,蘭州市青年企業家協會會員,甘肅省“創業導師”,蘭州市安寧區“科技特派員”,蘭州交通大學“青藍人才”。主持項目40余項,獲獎30余項,發表論文30余篇,主編教材3部。同時,他還是擁有國家專利26項,蘭州牛肉面“面棒機”“拉面機”“便攜式收割機”等3項產品已經產業化生產和銷售。
13
王蘭蘭(女)
甘肅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員(省農科院推薦)
現年53歲,群眾。在我省辣椒育種上率先采用雜種優勢育種方法,她主持選育了隴椒1號、2號、3號、4號、5號、6號、8號、9號和10號等辣椒新品種,獲甘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三等獎2項,發表研究論文40余篇。“隴椒”現已成為甘肅省知名辣椒品牌,隴椒系列品種已成為國內獨樹一幟的區域特色品種,累計示范推廣150多萬畝,新增經濟效益9億元,創社會效益12億元。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先后榮獲“全國五一巾幗標兵”等榮譽稱號。
14
魏素梅(女)
天水市秦州區法院刑事審判庭庭長(省高級人民法院推薦)
現年46歲,群眾。從事審判工作以來,她承辦和參與辦理案件3000余件,主審各類刑事案件600余件,每年的結案率均在98%以上,個人結案數一直居全市刑事結案之首,所辦案件在評查中均為優良,未出現一件錯案,特別是主審了余海林等64名被告人涉黑犯罪案件和李翠芳等10名被告人利用邪教組織破壞法律實施案等在省市有重大影響的案件。近年來被全國婦聯兩次評為“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個人”,2015年也被推薦為“全國模范法官”。
15
王一
酒泉市肅州區人武部部長(省軍區政治部推薦)
王一,現年41歲,中共黨員。他樂于助人,甘于奉獻。2008年,偶遇孤殘老人李玉蓮。從那以后,他經常為老人添置生活用品,上門給老人洗衣做飯,直至2009年底老人病情突然惡化離開人世。他熱忱幫扶雙聯戶李德芳、張秀蘭夫婦。王一被蘭州軍區、省軍區表彰為學雷鋒先進個人、“雙聯”行動先進個人、優秀共產黨員。
16
肖繼安
蘭州市七里河區龔家灣街道社區居民(蘭州市文明辦推薦)
現年47歲,群眾。20年來,他懷著一顆正義的心,始終沒有停止與違法犯罪分子作斗爭的腳步,先后抓獲小偷479名。省、市多家媒體對他的英勇行為進行過報道,2003年被蘭州市授予“見義勇為積極分子”光榮稱號。2014年當選為第十二屆全國見義勇為模范。他在民間被譽為“業余捕快”“孤膽英雄”,2015年獲第五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榮譽稱號。
17
楊榮
中國工商銀行金昌分行個人金融業務部副經理(工行甘肅省分行推薦)
現年51歲,中共黨員。在一次執行任務中,他的老鄉和戰友張永忠雙目失明,幾度輕生。他把所有的閑暇時間都用來陪張永忠,幫助他重新找回生活的勇氣和信心。張永忠不僅自己走上了自強自立的創業之路,而且還幫助帶動了14名殘疾人相繼走上了就業之路。他熱心幫助殘疾戰友的事跡,先后受到省上和國家的表彰,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志愿者助殘先進個人”稱號。
18
張國財
窯街煤電集團三礦機電二隊井下維修電工(窯街煤電集團推薦)
張國財,現年37歲,中共黨員。他曾多次榮獲甘肅省勞動模范,還是甘肅省全國全省煤炭五四獎章獲得者、甘肅省技術標兵。近年來,他帶頭革新完成的技術成果和改造項目多達100多項,為企業創造效益和節約資金1億多元。2014年5月,窯街煤電集團公司在三礦成立了“張國財技能人才創新工作室”,他積極開展“導師帶徒”活動,為企業培養技術人才。
19
張華
甘肅中盛農牧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慶陽市委宣傳部推薦)
現年49歲,中共黨員。2011年5月,他個人投資在鎮原縣創辦甘肅中盛農牧發展有限公司,目前已投資12億元,形成了一條全產業鏈、全循環鏈、全價值鏈的發展模式。以中盛企業為產業龍頭,帶動鎮原縣從傳統農業大縣向草畜大縣轉變,優化升級了當地產業結構,安排當地農民就業1000人,帶動農民增收2700多萬元。2012年,先后給臨涇、太平、馬渠、三岔、廟渠、殷家城等鄉鎮捐資175萬元;5.12汶川特大地震,向災區捐款122萬元;舟曲特大泥石流地質災害,向災區捐款300萬元,累計向社會捐助1.68億元。
20
周占斌
中國農業銀行甘肅省分行農戶金融部總經理(農行甘肅省分行推薦)
現年53歲,中共黨員。他1979年在農行參加工作,2010年至今任甘肅分行農戶金融部總經理,兼三農辦主任。2012年被甘肅省政府授予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先進個人,2015年被中國農業銀行授予“五一勞動獎章”榮譽稱號。他是能戰能勝的攻堅者,率先在全行推廣實施“金穗惠農通”工程,參與甘肅服務三農“四融”平臺建設,打通農村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路。
21
張攢勁
隴南市禮縣石橋鎮殘聯干部(隴南市委宣傳部推薦)
現年31歲,群眾。他身患多重殘疾,但卻始終保持對生活樂觀向上的態度,以頑強的精神學習網絡營銷技術。他和他的團隊克服重重困難,自籌運營資金15萬元,爭取精準扶貧專項貸款5萬元,組建了“攢勁助殘電商”創業基地,以蘋果、核桃、花椒為主打產品,形成了以收購、包裝、銷售為一體的營銷鏈條。目前已在淘寶網上完成花椒眾籌3萬元,核桃眾籌10萬元,實現了團隊盈利和殘疾人增收的雙贏。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